[发明专利]细径内窥镜用的辅助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79993.4 申请日: 2014-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6659357B 公开(公告)日: 2018-09-07
发明(设计)人: 刘家源;林庆忠 申请(专利权)人: 刘家源;林庆忠
主分类号: A61B1/00 分类号: A61B1/00
代理公司: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代理人: 韩登营;张焕亮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内窥镜 辅助 系统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一细径内窥镜辅助系统包括一外套管(110)和一口咬固定器(150)。所述外套管(110)可令细径内窥镜(160)穿设其中,且包括一透明观察盖(112)、一侧孔(114)、一转向件(180)和一固定件(120)。所述透明观察盖(112)设于外套管(110)的前端,侧孔(114)设于外套管(110)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前端,转向件(180)设在外套管(110)的内部,固定件(120)则设于该外套管(110)外部并靠近该侧孔(114)。所述转向件(180)可使穿设于外套管(110)内的细径内窥镜(160)由侧孔(114)伸出至外套管(110)外部。所述口咬固定器(150)则可与外套管(110)协同作用,以调整及固定外套管(110)于个体体内的长度及轴向。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内窥镜领域,尤其涉及细径内窥镜用的辅助系统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由于胆道疾病日益增加,临床上迫切需要可以直接进入胆管,对胆道系统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医疗技术与器械。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摄影术(ERCP,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是当前用于诊断与治疗胆道疾病的重要工具。常规熟知的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摄影术观察病灶的方式,是将显影剂注入至胆胰管内后通过放射线照射来诊断疾病。然而,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摄影术无法像其他内窥镜术可以直接观察病灶,甚至可放大病灶部位影像或对病灶进行染色或切片。在治疗方面,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摄影术也无法将内窥镜直接置入胆管,故严重限制了多种直视下执行内窥镜治疗术(如切片检查、电击水波震波碎石、取石、止血和肿瘤消融等)的执行。

经口胆管镜术(DPOCS,Direct peroralcholangioscopy)能有效弥补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摄影术的缺点。与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摄影术不同的是,经口胆管镜术可直接观察病灶并便于在直视状况下进行治疗,因此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对于经口胆管镜术多数给予正面评价。

目前应用于经口胆管镜术的内窥镜系统,可分为单镜系统(单一光源/方向控制)或双镜系统(双光源/方向控制)。

在双光源/方向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是传统式母子镜(mother and babyscope)系统,然其操作时需两位内窥镜医师偕同操作,人力成本昂贵。再者,母子镜是由两支独立的内窥镜所构成,需个别设置相应的两套光源主机,且子镜故障耗损率高,其设备维护成本偏高。近年来,传统式母子镜已逐渐被新开发出来的SpyGlassTM系统(Boston Scientific)所取代。然而,此系统分辨率不佳,且无法进行窄频影像(Narrow BandImaging,NBI)等影像强化内窥镜术(IEE,Image enhanced endoscopy)来提升诊断能力。再者,SpyGlassTM system的治疗器械通道狭窄,可搭配使用的治疗器械种类有限,造成实际运用时的诸多限制。此外,SpyGlassTM系统设备与耗材价格昂贵,耗费成本高,难以满足临床医疗需求。

在单一光源/方向控制系统中,过去主要利用细径内窥镜进行经口胆管镜术,但其操作技术门坎极高,在临床运用上有许多困难有待克服。举例来说,当细镜内窥镜经由个体口部通过食道、胃部到达十二指肠第二部分,连接到胆道出口的乏特式壶埠乳头突起(Ampulla(Papilla)ofVater)时,通常需要将细径内窥镜前端弯曲至180度,才能将细径内窥镜的前端置于乏特式壶埠乳头突起开口的正前方(即,乏特式壶埠乳头突起开口正对着细径内窥镜的镜头)。然而,当操作者尝试将细镜内窥镜进一步插入胆道时,由于此时细径内窥镜前端已呈反转(reverse)180度,使得若欲推动内窥镜向前时,反而会使细径内窥镜反向掉出胆道外。相反的,若欲向后回拉内窥镜时,则会让它卡在乏特式壶埠乳头突起处,无法深入胆道。再者,实际操作时还会遇到,即使已将细径内窥镜弯曲到超过180度,往往仍然不足以使细内窥镜的前端被置于乏特式壶埠乳头突起正前方,此时就无法执行经口胆管镜术。因此,于临床上利用细径内窥镜执行经口胆管镜术仍有缺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家源;林庆忠,未经刘家源;林庆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99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