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热管、锅炉以及蒸汽涡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70419.2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9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中拂博之;金卷裕一;堂本和宏;山崎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2B37/12 | 分类号: | F22B37/12;F22B1/18;F28F1/4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锅炉 以及 蒸汽 涡轮 设备 | ||
1.一种导热管,其设置于锅炉中,内部达到超临界压力,且热媒在该导热管的内部流通,其特征在于,具备:
形成于内周面且为朝向管轴方向的螺旋形状的槽部;以及
利用螺旋形状的所述槽部而以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肋部,
在沿所述管轴方向剖切而成的剖面中,在将所述槽部的在所述管轴方向上的宽度[mm]设为Wg,将所述肋部的在所述径向上的高度[mm]设为Hr,将管外径[mm]设为D时,
所述槽部的宽度Wg[mm]、所述肋部的高度Hr[mm]以及所述管外径D[mm]满足:Wg/(Hr·D)>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
在以额定输出使锅炉运转时,在构成火炉壁的导热管的内部流通的所述热媒的平均质量速度为1000~2000kg/m2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肋部的在所述管轴方向上的间隔[mm]设为Pr,将位于与所述管轴方向垂直地剖切而成的剖面内的所述肋部的数量设为Nr,将与所述管轴方向垂直地剖切而成的剖面的湿周长度[mm]设为L时,
所述肋部的高度Hr[mm]、所述肋部的间隔Pr[mm]、所述肋部的数量Nr以及湿周长度L[mm]满足:(Pr·Nr)/Hr>1.25L+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
在以额定输出使锅炉运转时,在构成火炉壁的导热管的内部流通的所述热媒的平均质量速度为1500kg/m2s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外径D[mm]形成为25mm≤D≤40mm。
6.一种导热管,其设置于锅炉中,内部达到超临界压力,且热媒在该导热管的内部流通,其特征在于,具备:
形成于内周面且为朝向管轴方向的螺旋形状的槽部;以及
利用螺旋形状的所述槽部而以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肋部,
在将所述肋部的在所述径向上的高度[mm]设为Hr,将所述肋部的在所述管轴方向上的间隔[mm]设为Pr,将位于与所述管轴方向垂直地剖切而成的剖面内的所述肋部的数量设为Nr,将与所述管轴方向垂直地剖切而成的剖面的湿周长度[mm]设为L时,
所述肋部的高度Hr[mm]、所述肋部的间隔Pr[mm]、所述肋部的数量Nr以及湿周长度L[mm]满足:(Pr·Nr)/Hr>1.25L+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
在以额定输出使锅炉运转时,在构成火炉壁的导热管的内部流通的所述热媒的平均质量速度为1500kg/m2s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管轴方向剖切而成的剖面中,在将所述槽部的在所述管轴方向上的宽度[mm]设为Wg,将管外径[mm]设为D时,
所述槽部的宽度Wg[mm]、所述肋部的高度Hr[mm]以及所述管外径D[mm]满足:Wg/(Hr·D)>0.40,
在以额定输出使锅炉运转时,在构成火炉壁的导热管的内部流通的所述热媒的平均质量速度为1000~2000kg/m2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
在以额定输出使锅炉运转时,在构成火炉壁的导热管的内部流通的所述热媒的平均质量速度为1000~2000kg/m2s。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管轴方向剖切而成的剖面中,在将所述槽部的在所述管轴方向上的宽度[mm]设为Wg,将管外径[mm]设为D时,
所述槽部的宽度Wg[mm]、所述肋部的高度Hr[mm]以及所述管外径D[mm]满足:Wg/(Hr·D)>0.40,
所述管外径D[mm]形成为25mm≤D≤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04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下料装置
- 下一篇:物品分拣装置及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