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后部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67658.2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3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D.梅汉吉斯基;A.拉伊内;M.德尔皮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伟;李婷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后部 连接器 电子设备 | ||
相关申请
此申请主张2013年12月18日提交的题为“电子设备支架(ELECTRONICDEVICESTAND)” 的PCT申请号PCT/US2013/075964的权益和优先权,该PCT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 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现今携带配备有一组多样功能的至少一个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用户数目增加。这些 电子设备可彼此通信、到达因特网、实施不同任务或通过网络访问各种服务。所述电子设备 已变成将用户连接至朋友、工作和娱乐的基本个人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包含凹入后部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包含电子设备对接站和将附接至对接站的电子设备的 系统的透视图。
图3和图4分别表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包含电子设备支架和电子设备的系统的 前部透视图和后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技术的最新改善,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话 等)继续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同用户针对许多日常活动和工作相关 任务依赖于不同类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子 设备”可互换使用并指代以下设备中的任一者:各种平板电脑、智能电话、蜂窝电话、个人数 据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计算机和通常可移动并包含至少外壳和显示器的其它类似电 子设备。
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不同尺寸、外形,并且可包含不同技术特征。一些便携式电子 设备被配置为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并包含触摸屏作为其主要输入接口。其它便携式电子 设备被配置为笔记本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并包含附接至显示屏(可为触摸屏或可 能不是触摸屏)的键盘部分(即,外壳)。另外,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可被配置为包含键盘/电池 部分和显示屏部分的可转变电子设备。
不管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类型,许多最近制造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 智能电话等)如与类似较旧设备相比包含更大且更复杂的处理器、硬盘驱动器和存储器。因 此,这些设备现在具有经提高操作能力,并且可用于实施通常借助台式计算机实施的许多 功能或任务。许多用户现在期望利用这些高效便携式电子设备作为其主要办公或家庭设 备。另外,这些设备继续大量用于娱乐(例如,观看电影、浏览因特网等)。然而,由于这些设 备的主要优点中的一个优点是便携性并且大部分设备具有触摸屏,因此用一只手在这些设 备上实施许多复杂任务、同时用另一只手握住设备可能很困难。
因此,在许多情况下,期望使用辅助附件(例如,支架、对接件等)来在用户正实施 某些任务的同时支撑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电子设备附件”、“对接件”、 “支架”和“对接站”可互换使用并指代可在各种位置或取向中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撑设备或 系统中的任一者。
支撑电子设备意味着,当所述设备定位于支架或对接件上时,所述支架或对接件 承受所述电子设备的全部或部分重量(即,其举起所述设备)。还期望,此类支撑附件容易使 用,当设备附接至其时牢固接合便携式电子设备,并且还向所附接设备提供经增强功能性 能力。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此类支撑附件的用户可能时常希望切换所述设备的取向或 位置(例如,当他或她完成观看电影并希望在所述设备上打论文时)。然而,在许多情况下, 此操作需要以下步骤中的一者或多者:从支架移除设备,调整支架的位置(例如,通过将支 架的特定部分以机械方式移动至不同位置),旋转设备,并将设备重新附接在支架上。全天 重复此过程多次对此类电子设备的用户来说可能很麻烦。
为将电子设备附接至辅助附件(例如,支架、对接站等),很多时候,所述电子设备 必须首先附接至壳体或外部平台以将所述电子设备支撑于所述附件上。另外,许多电子设 备使用定位至电子设备的底部的对接连接器。那种连接并不与壁或桌面对接件或者软盖板 良好工作,因为其需要添加额外支撑件(例如,J形杆),并且其还需要给较长电缆或柔性印 刷电路板(PCB)定线路穿过塑料或金属部件,从而使制造复杂并提高产品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7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辅助电子设备
- 下一篇:扫描探针纳米光刻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