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路切换集合单元及流路切换集合单元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7148.5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9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江口晃弘;神谷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1/04 | 分类号: | F25B41/04;F24F1/32;F25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集合 单元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及流路切换集合单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冷装置等中,存在一种配置于热源单元与多个利用单元之间并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39276)所公开的空调系统中,为了能在各利用单元中个别地选择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在热源单元与多个利用单元之间配置了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一般配置于狭小的天花板里等空间中,因此,要求构成得紧凑。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那样包括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施工,如图1所示,要求构成为集合了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在图1中,集成四个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2以构成流路切换集合单元1。
但是,在现有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中,流路切换集合单元的尺寸与集成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数量相应地增大,难以实现紧凑化。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紧凑性优异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配置于形成制冷剂回路的热源单元与多个利用单元之间以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其包括多个第一制冷剂配管和多个第二制冷剂配管。第一制冷剂配管配置有切换阀。第一制冷剂配管与从热源单元延伸出的高低压气体连通管及吸入气体连通管连接。第一制冷剂配管与相邻的第一制冷剂配管隔着规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制冷剂配管的一端与从热源单元延伸出的液体连通管连接,另一端与朝利用单元延伸的液体管连接。第二制冷剂配管与相邻的第二制冷剂配管隔着规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一制冷剂配管和第二制冷剂配管被交替配置。
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中,包括:多个第一制冷剂配管,这多个第一制冷剂配管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及吸入气体连通管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制冷剂配管,这多个第二制冷剂配管的一端与液体连通管连接,另一端与液体管连接,第一制冷剂配管与相邻的第一制冷剂配管隔着规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制冷剂配管与相邻的第二制冷剂配管隔着规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一制冷剂配管和第二制冷剂配管被交替配置。藉此,提高了流路切换集合单元的紧凑性。
即,与相邻的第一制冷剂配管隔着规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制冷剂配管和与相邻的第二制冷剂配管隔着规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二制冷剂配管被交替配置,因此,多个第一制冷剂配管及第二制冷剂配管一边保持规定的间隙,一边整齐排列。其结果是,削减了单元内的空开区域,并能将多个第一制冷剂配管及第二制冷剂配管紧凑地集成。因此,能将流路切换集合单元紧凑地构成,并提高了紧凑性。
另外,“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不仅仅指完全平行的情况,也包括相对于平行线稍许倾斜地延伸的情况。具体而言,在与和相邻的制冷剂配管平行的延伸的直线所成的倾斜角度小于10度的情况下,可解释为制冷剂配管与相邻的制冷剂配管“大致平行地延伸”。
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的基础上,第一制冷剂配管和第二制冷剂配管被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交替地排列。
在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中,第一制冷剂配管和第二制冷剂配管被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交替地排列。藉此,能抑制铅垂方向的长度根据第一制冷剂配管及第二制冷剂配管的数量增加。其结果是,流路切换集合单元的铅垂方向长度紧凑地构成。由此,在天花板里等、铅垂方向的长度较小的狭小空间中也容易设置,提高了施工性。
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是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的基础上,第一制冷剂配管具有用于去除杂质的制冷剂配管用过滤器。第一制冷剂配管与第二制冷剂配管的间隔比制冷剂配管用过滤器的宽度小。
在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中,第一制冷剂配管与第二制冷剂配管的间隔比制冷剂配管用过滤器的宽度小。藉此,能进一步紧凑地集成多个第一制冷剂配管及第二制冷剂配管。
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的基础上,切换阀包括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第一切换阀及第二切换阀在俯视观察时配置于第一制冷剂配管延伸的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7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