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接收器外涂层的导电热成像接收层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66717.4 | 申请日: | 2014-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3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孔郑明;凯瑟琳·A·邦西格诺;艾伦·L·本内特;勒妮·L·丹尼尔斯;皮特·J·吉泽尔;约瑟夫·F·雅尼内科;约翰·L·米尔鲍尔;约翰·P·奥尔斯坎普;沃尔特·E·斯科特;金伯利·W·斯坦迪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达阿拉里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M5/52 | 分类号: | B41M5/52;B41M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齐杨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印记 染料 接收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其具有包含水分散性丙烯酸聚合物、水分散性聚酯、水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和表面活性剂的水基可涂布染料接收层。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得这种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方法以及使用所述元件以通过自供体元件的热转印提供染料图像的方法。
本国际申请要求2013年12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913,262号和2014年4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977,361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和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研发出热转印系统来从已经自相机或扫描装置产生的图片获得打印图。根据一种获得此类打印的方法,首先通过滤色器对电子图片进行分色。随后将对应的分色图像转化为电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被传输到热敏打印机。为了获得打印图,给热图像接收器元件面对面安置蓝色、洋红色或黄色染料供体元件。随后将这两者插在热敏打印头与压印滚筒之间。线型热敏打印头用于从染料供体薄片背面加热。热敏打印头具有多个加热元件且响应于蓝色、洋红色或黄色信号中的一者依次加热。随后就其它颜色来说重复所述过程。如此获得颜色硬拷贝,其对应于在显示屏上查看的初始图片。
已经提出多种途径来提供热染料接收层。染料图像接收层调配物的溶剂涂布为一种常见途径。然而,使用溶剂涂布这些调配物带来多种问题,包括费用、环境危害和废弃物问题以及有害的制造工艺。需要特别的预防措施来处理这些问题。举例来说,经有机溶剂涂布的调配物和方法描述于美国专利5,356,859(卢姆(Lum)等人)中。
另一途径涉及将染料图像接收层调配物热熔挤出到支撑件上。在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制备中可以共同挤出多个层。此类方法制备适用的热图像接收器元件极其高效,但其由于挤出过程所使用的高温,限制了可以并入到染料图像接收层中的材料类型。美国专利7,993,559(冬图拉(Dontula)等人)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2010/0330306(冬图拉等人)描述了具有包括挤出柔性且抗静电底层的多个挤出层的成像元件。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2008/0220190(马宗达(Majumdar)等人)描述了包含支撑件的图像录入元件,所述支撑件在其上具有水性底层和挤出染料接收层。此外,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2011/0091667(马宗达等人)和2010/0330306(冬图拉等人)描述了包括挤出柔性层和将其粘附在图像接收层上的抗静电层的热染料转印接收器元件。
又一途径为使用水性涂布调配物来制备染料图像接收层。此类调配物通常包括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合物作为粘合剂基质。制得此类调配物的一些努力为例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2011/0027505(马宗达等人)和2011/0117299(宫(Kung)等人)中所描述。
虽然出于所提及的原因需要水性涂布方法和调配物,但是水性涂布的染料图像接收层可能在典型的客户打印环境中表现出问题,在典型的客户打印环境中高速打印需要染料供体元件与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光滑的分离而在两个元件的接触表面之间无粘着。在较高湿度环境中打印此类图像可能是尤其麻烦的,因为会与水性涂布的染料图像接收器层粘着。此外,此类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常常在提供热形成图像中的足够的染料密度方面有所不足。当与水接触时,水性涂布层还可能破裂。
业界已积极地用文献中所描述的多种提出的解决方案处理这些问题。举例来说,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2009/0061124(小出(Koide)等人)描述了在染料图像接收层中使用多种乳胶聚合物,所述乳胶聚合物一般至少部分从氯乙烯制备。或者,美国专利7,820,359(吉谷(Yoshitani)等人)描述了在染料图像接收层中使用乳胶聚合物,所述乳胶聚合物衍生自具有亚烷氧基侧链的特定单体和不饱和腈、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达阿拉里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柯达阿拉里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6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