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3860.8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4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丰;木村知弘;大内干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3/19 | 分类号: | H03M13/19 |
代理公司: | 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装置 接收 方法 | ||
一种发送方法,从至少包括第1编码方式和第2编码方式的多个编码方式中选择一个编码方式,将使用所选择的编码方式对信息序列进行编码并实施规定的处理而得到的编码序列进行调制并发送。第1编码方式是对使用第1奇偶校验矩阵所生成的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来生成第2编码序列的第1编码率的编码方式。第2编码方式是对使用与第1奇偶校验矩阵不同的第2奇偶校验矩阵所生成的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从而生成第2编码序列的编码方式,该第2编码方式的编码率是与第1编码率不同的打孔处理后的第2编码率。其中,第1编码序列的比特数和第2编码序列的比特数相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纠错码的广播/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利用无线/有线的广播/通信系统中使用纠错码,以便提高接收装置中的数据的接收质量。此时,作为纠错码,考虑到运算规模,期望使用其中纠错能力较高的纠错码。其中,正在研究在利用无线/有线的广播/通信系统中使用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考虑到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量是可变的、以及使用的环境(移动环境中的接收/半固定环境中的接收)等,在进行将LDPC码的块长度(码长)、编码率设为可变而构成系统的研究。
另外,关于LDPC码的生成方法也在进行各种研究。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由奇偶校验矩阵H1(其中,设列数为N)定义的LDPC码,对信息序列进行编码,生成N比特的代码字并进行发送。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由奇偶校验矩阵H2(其中,设列数为L,N<L的关系成立)定义的LDPC码,进行信息序列的编码并生成L比特的代码字。并且,决定L比特代码字中、L-N比特的不进行发送的比特,发送剩余的N比特的序列(打孔(puncture)方式)。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DVB Document A122,Framing structure channel coding andmodulation for a second generation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broadcasting system(DVB-T2),June 2008.
非专利文献2:Q.Dia,Y.Y.Tai,S.Lin,and K.Abdel-Ghaffar,“LDPC codes onpartial geometries:Construction,tapping asset structure,and puncturing”,IEEE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Theory,vol.59,no.12,pp.7898-7914,December 201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发送方法,从至少包括第1编码方式和第2编码方式的多个编码方式中选择一个编码方式,将使用所选择的编码方式对信息序列进行编码并实施规定的处理而得到的编码序列进行调制并发送。第1编码方式是将使用第1奇偶校验矩阵所生成的第1代码字作为第1编码序列的第1编码率的编码方式。第2编码方式是使用与第1奇偶校验矩阵不同的第2奇偶校验矩阵,对所生成的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从而生成第2编码序列的与第1编码率不同的打孔处理后的第2编码率的编码方式。其中,第1编码序列的比特数和第2编码序列的比特数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未经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3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