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纺前染色的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和纱条的方法、纱条、常产纤维纱和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3221.1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R·温特斯;R·祖洛-奈比;C·诺豪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芳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60 | 分类号: | D01F6/60;D01F1/04;D01F1/06;D01D10/02;D01D5/06 |
代理公司: | 11247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柏楠;刘金辉 |
地址: | 德国伍***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染色 聚酰胺 长丝 方法 纤维 织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纺前染色的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含有对‑芳族聚酰胺聚合物、至少一种着色剂和浓硫酸的纺丝液,b)将纺丝液经由喷丝头纺丝以得到初生长丝,c)凝集初生长丝以得到凝集的长丝,d)使凝集的长丝中和以得到经中和的长丝,e)洗涤经中和的长丝以得到经洗涤的长丝,和f)干燥经洗涤的长丝以得到经干燥的长丝,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纺丝液是从基于纺丝液重量计的17.5‑18.5重量%的对‑芳族聚酰胺聚合物以及基于对‑芳族聚酰胺聚合物和至少一种着色剂总重量计的4‑15重量%的至少一种着色剂制备的,和在步骤f)中在干燥期间,长丝保持在0.2‑0.8cN/dtex的张力下。另外描述了生产纱条的方法、纱条、含有纱条的常产纤维纱、以及含有常产纤维纱的织物。
描述
本发明涉及生产纺前染色的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和纱条的方法、纱条、常产纤维纱(staple fiber yarn)和织物。
纺前染色的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是公知的。为了使得纺前染色的长丝纱具有较深颜色,可以提高在长丝纱中的着色剂浓度。但是,提高在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中的着色剂浓度会增加在长丝纱中形成间断缺陷的趋势,这些缺陷沿着长丝纤维轴的中心延伸并显示圆柱状。所述缺陷可以用显微镜在50倍放大率下使用可见光检测。
发现如果使用具有所述形成缺陷趋势的纺前染色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生产纱条,则所得的纱条具有棉结。根据C.A.Lawrence在“纺纱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SpunYarn Technology)”中的定义,棉结是小的纤维缠绕节点,通常是由纤维的加工引起的。
而且发现,所述棉结的形成引起着色剂褪色,使得纱条的颜色与用于生产纱条的纺前染色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的颜色相比褪色。如果纱条由牵切常产纤维制成,则所述纱条的褪色是尤其显著的,而且也能在由短纤维制成的纱条中检测到褪色,尽管不太明显。如果这种褪色的纱条被加工成常产纤维纱,则观察到所得的常产纤维纱显示棉结的形成增加,并且相应地增加了褪色。而且,当然,棉结的形成和褪色都转移到由所述常产纤维纱制成的织物中。
所以,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获得纺前染色的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的方法,此方法使得在长丝纱中的增加的着色剂浓度下,至少不太容易形成上述缺陷,并且可以用于生产纱条,从所述纱条生产常产纤维纱,并从所述常产纤维纱生产织物,它们显示较少的棉结和褪色。
所述问题是通过一种生产纺前染色的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的方法实现的,其中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含有对-芳族聚酰胺聚合物、至少一种着色剂和浓硫酸的纺丝液,
b)使纺丝液经由喷丝头纺丝以得到初生长丝,
c)凝集初生长丝以得到凝集的长丝,
d)使凝集的长丝中和以得到经中和的长丝,
e)洗涤经中和的长丝以得到经洗涤的长丝,和
f)干燥经洗涤的长丝以得到经干燥的长丝,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纺丝液是从基于纺丝液重量计的17.5-18.5重量%的对-芳族聚酰胺聚合物以及基于对-芳族聚酰胺聚合物和至少一种着色剂总重量计的4-15重量%的至少一种着色剂制备的,和
在步骤f)中在干燥期间,长丝保持在0.2-0.8cN/dtex的张力下。
令人惊奇的是,本发明方法提供了一种纺前染色的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其中当在长丝纱中至少一种着色剂的增加浓度高达基于对-芳族聚酰胺聚合物和至少一种着色剂总重量计的15重量%时,也不太容易形成上述缺陷。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得的纺前染色的对-芳族聚酰胺长丝纱不含上述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芳纶有限公司,未经帝人芳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3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