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外自动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62925.7 | 申请日: | 2014-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5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金炳澈;文峰锡;李永珩;崔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帕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3/483;G01N33/53;G01N33/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韩国江原道春***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自动 诊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自动诊断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为利用从人体采集的试样对诊断对象的状态进行诊断,自动混合所需量的试样和试剂并将混合诊断所需的试剂和试样的溶液在按预设时间吸入分析条之后,通过分析实施诊断,从而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和诊断速度的体外自动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体外诊断(IVD,InvitroDiagnostics)是指作为试样采集可从人体采集的血液、小便、大便、脊髓液、各种组织、胃液、关节滑液等,并通过与此产生反应的试剂,且利用化学性质进行光学检测的诊断方法。
通常在医院实施的体外诊断检查方法在从人体提取所需试样之后,在实验室实施如培养或分离等后处理,由具备医学知识的实验者通过显微镜等放大工具或各种分析工具对经过后处理的试样进行解释并进行诊断,因此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人力,从而产生很多费用。
在医院,上述体外诊断检查方法用于为检验特定疾病或患者的状态,由诊断检查医学科或病理科提取试样之后对其进行检查并决定诊断内容。
因此,近来对部分实施诊断检查的情况,开发对所提取的试样产生化学反应的特定试剂,实施光学分析由试样和试剂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特性的体外诊断。
上述体外诊断是作为试样提取血液或小便等来自人体的物质,并根据试样的种类和诊断的目的混合产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和试样之后,利用分析仪分析混合液的方法,用于免疫学诊断、临床化学诊断、临床微生物诊断、组织诊断、分子诊断、自我血糖检测、现场检查、血液诊断、血脂检测等诊断。
如上所述,体外诊断方法从作为来自人体的物质的血液、小便等试样中选择适合于检查方法的一种试样,准备根据各试样和检查方法的试剂并相互混合之后,以被吸入于分析条的状态通过利用激光的荧光诊断装置等诊断装置进行诊断。
但是,现有技术的体外诊断装置在供应试样和试剂并进行混合时,利用作为手动操作的吸入装置的滴管由作业者通过手动作业实施混合作业,因此,根据作业者的熟练度和作业状态发生试样和试剂的供应量的差异,从而具有降低诊断的可靠性的问题。
另外,在将混合试样和试剂的混合液滴注在由吸入材质构成的分析条时,也通过手动作业完成滴注,而且,需在经过使混合液吸入分析条的预设时间之后进行分析,但根据作业者的熟练度和作业状态有可能发生试样和试剂的滴注量的差异和分析条吸入混合液的时间差,因此,即使采用相同的诊断方法也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具有大幅降低诊断可靠性的问题。
而且,从人体提取的试样若延误时间,则因温度、异物的流入、湿度等外部因素而引起污染或内部成分的变化,因此需要提取试样之后迅速进行诊断,但若通过手动作业进行诊断,则因延误时间在诊断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试样的污染或成分的变化,从而具有降低诊断结果的准确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为利用从人体采集的试样对诊断对象的状态进行诊断,以准确的量自动混合试样和试剂,并按预设时间吸入分析条之后进行诊断,从而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及诊断速度的体外自动诊断方法。
本发明目的不限于上述课题,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未提及的其他课题可通过下面的记载将变得更加明确。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通过对从人体提取的试样进行分析来自动实施诊断的体外自动诊断方法,其包括:将收纳上述试样、与上述试样混合的试剂、分析条及吸嘴的收纳体供应至外壳,使用者通过与控制部连接的操作显示部操作诊断动作的步骤;根据通过上述操作的上述控制部的控制信号移送移送部至上述收纳体的上述吸嘴安设于提供吸入压力的吸入部,将所安设的上述吸嘴移动至上述试样的位置并吸入上述试样的步骤;将吸入上述试样的上述吸嘴移动至上述试剂的位置并通过连续实施吸入和排出的方式来混合上述试样和上述试剂的步骤;将混合有上述试样和上述试剂的混合液滴注至收纳在上述收纳体的上述分析条上,并对完成滴注的上述吸嘴进行上下移动的同时,钩接于上述移送部而向外部脱离上述吸嘴的步骤;通过上述移送部的运行将滴注有混合液的上述分析条移动至可进行光学分析诊断的分析诊断部来进行诊断的步骤;及完成诊断之后,通过上述移送部的运行,将上述收纳体排出至外部的步骤。
另外,在上述操作诊断动作的步骤中,通过设于上述外壳的一侧面的上述操作显示部而显示使用模式,当选择上述使用模式,则与上述使用模式对应的处理信号传送至上述控制部并自动进行诊断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帕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韩国帕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2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