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封装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1532.4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3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白井悟史;阿久津伸明;高塚巧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汽车能源供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02;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封装 电池 制造 方法 | ||
薄膜封装电池形成为将发电元件(4)和电解液一并收纳在壳体(5)的内部而成的扁平的矩形形状,在端子(2、3)自薄膜封装电池的一边(11A)导出的状态下,沿着壳体的四周的缘部进行密封。在电解液注入工序中,对于以端子向侧方突出的姿势将除壳体的上边以外的三边(11A~11C)密封而成的袋状体(13)而言,从其开口的上边(11D)侧注入电解液。在该电解液注入工序之前的局部密封工序中,只对袋状体的开口的上边(11D)之中的、有端子(2、3)导出的一边(11A)的附近的一部分(21)进行局部密封,从而防止在注入电解液时电解液发生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层压薄膜等作为壳体的扁平的薄膜封装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电解液注入壳体的内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公知有如下一种薄膜封装电池:将由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分隔件层叠而成的发电元件与电解液一起收纳在构成为扁平的矩形形状的壳体的内部,在从壳体的一边导出了端子的状态下,沿着上述壳体的四周的缘部进行密封。在该种薄膜封装电池的制造工序中,通常,对于以使上述端子向侧方突出的姿势将除壳体的上边以外的三个边密封而成的袋状体,从其开口的上边侧注入电解液,并且在注入之后将剩余的一边密封,从而制造出薄膜封装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020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从袋状体的开口的上边侧注入的电解液浸透到内部的发电元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向下方流入,由于有端子导出的一侧边的附近存在将端子与正极板相连接、与负极板相连接的延长部等,因此与没有端子导出的另一侧边的附近相比,间隙变小且其流路截面积也较小,所以电解液难以向下方流入。因此,在注入电解液时,电解液有可能从有端子导出的侧边附近经由上边侧向外部泄露。
如果电解液像这样泄露,那么有可能导致电解液的注入不充分,并且如果电解液附着于端子、壳体,那么将有可能在形成电池组之际产生焊接不良等导致品质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解液注入时的泄露的新的薄膜封装电池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制造对象的薄膜封装电池,将由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分隔件层叠而成的发电元件与电解液一起收纳在构成为扁平的矩形形状的壳体的内部,并且在从壳体的一边导出了端子的状态下,沿着上述壳体的四周的缘部进行密封。
而且,本发明的薄膜封装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电解液注入工序,在该电解液注入工序中,对于以使上述端子向侧方突出的姿势将除上述壳体的上边以外的三边密封而成的袋状体,从其开口的上边侧注入电解液,并且具有局部密封工序,在该局部密封工序中,在该电解液注入工序之前,只对上述袋状体的开口的上边之中的、有上述端子导出的一边的附近的一部分进行局部密封。
采用本发明,因为只对要注入电解液的袋状体的开口的上边之中的、电解液容易泄露的靠端子的一部分进行局部密封,所以能够不阻碍电解液的注入地有效抑制电解液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制造对象的薄膜封装电池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薄膜封装电池的剖视图。
图3是简略表示薄膜封装电池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袋状体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汽车能源供应公司,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汽车能源供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1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