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60851.3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1/00 | 分类号: | B60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具有胎面接地面的胎面部的轮胎。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如下的轮胎:该轮胎包括与凸缘轮辋组装的一对胎圈部、 在轮胎径向的外侧与该对胎圈部连续的一对胎侧部以及具有与路面接触的 胎面接地面的胎面部。
已经研究了用于设计胎面部在沿着轮胎度宽度方向和轮胎径向截取的 截面中的外形(以下,称为“胎面曲线”)的各种设计方法。例如,专利文 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胎面曲线的以改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为目的的 设计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32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耐磨耗性和耐偏磨耗性方面,用于胎面曲线的设计方法还存在 改进的空间。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 改善耐磨耗性和耐偏磨耗性的轮胎。
根据第一特征的轮胎包括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接地面的胎面部。所述 胎面接地面包括形成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端的一对接地端。在所述一 对接地端之间的间隔为接地宽度W的情况下,所述胎面部包括具有从所述一 对接地端中的一方起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去0.20W至0.30W的范围的肩 部区域。在沿着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径向截取的截面中,作为所述肩部 区域的外形的胎面曲线由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起顺次的N个曲率半径 SR(n)定义,其中n=1至N。所述N和所述曲率半径SR(n)满足N≥3且SR (n)/SR(n+1)≤3的条件。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肩部区域包括形成所述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内侧的 端的肩部内侧端。所述胎面部包括具有从轮胎赤道线起到所述肩部内侧端的 范围的中央区域。在沿着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和所述轮胎径向截取的截面中, 作为所述中央区域的外形的胎面曲线由从靠近所述轮胎赤道线起顺次的M 个曲率半径CR(n)定义,其中n=1至M。SR(1)和CR(M)满足CR(M) /SR(1)≥5的条件,其中SR(1)定义所述曲率半径SR(1)至SR(N)中 的所述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内侧的部分,CR(M)定义所述曲率半径CR(1) 至CR(M)中的所述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部分。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胎面部包括具有从所述一对接地端中的一方起向所 述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去0.05W的范围的肩部外区域。在沿着所述轮胎宽 度方向和所述轮胎径向截取的截面中,作为所述肩部外区域的外形的胎面曲 线由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起顺次的L个曲率半径SR(n)定义,其中 n=N+1至N+L。所述曲率半径SR(n)满足SR(n)/SR(n+1)≤3的条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耐磨耗性和耐偏磨耗性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0的一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胎。注意,在附图的 以下说明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和部分。
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且各尺寸的比率与实际值不同。因此,应通过考 虑以下说明来确定具体的尺寸等。无需赘述,附图间的共有的尺寸的关系或 比率可以不同。
[实施方式的概要]
根据实施方式的轮胎包括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接地面的胎面部。所述 胎面接地面包括形成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端的一对接地端。在所述一 对接地端之间的间隔为接地宽度W的情况下,所述胎面部包括具有从所述一 对接地端中的一方起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去0.20W至0.30W的范围的肩 部区域。在沿着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径向截取的截面中,作为所述肩部 区域的外形的胎面曲线由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起顺次的N个曲率半径 SR(n)定义,其中n=1至N。所述N和所述曲率半径SR(n)满足N≥3且SR (n)/SR(n+1)≤3的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N和曲率半径SR(n)满足以下条件:N≥3且SR(n) /SR(n+1)≤3。也就是,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径向截取的截面中, 肩部区域的在轮胎径向上的表面(即,胎面曲线)沿着轮胎宽度方向逐渐变 化。这样即使肩部区域在轮胎的转动期间产生变形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或减小 肩部区域和路面之间的接地压力的偏差,从而能够改善耐磨耗性和耐偏磨耗 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0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双声道眼镜挂式骨传导传声装置
- 下一篇:以低轮廓封装体封装键合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