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外海中漂浮且经由拉紧机构与锚连接的、用于风力发电设施、服务站或变流器站的承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0014.0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5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约亨·格罗斯曼;弗兰克·达尔豪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康风能IP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F03D13/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海 漂浮 经由 拉紧 机构 连接 用于 风力 发电 设施 服务站 变流器 承载 结构 | ||
1.一种在外海中漂浮且经由拉紧机构与锚连接的、用于风力发电设施(1)、服务站或变流器站的承载结构(2),所述承载结构具有
-布置在水下的第一组成部分(3),所述第一组成部分具有布置在多边形的顶点处的、沿一个平面的垂线延伸且充当穿过水面的第二组成部分(4)的载体的第一浮体(5)和将所述第一浮体(5)彼此连接起来的、布置在一个平面中且呈管状构造的第二浮体(6),其中,在所述第一浮体(5)中布置有将至少两个第二浮体(6)彼此连接起来的、具有呈星形构造的底面的接头构造件(7)和与所述接头构造件(7)连接的、呈U形构造的且将所述第一浮体(5)沿垂线局部分开的至少一个接头板(8),并且,所述接头构造件(7)同时是用于穿过水面的呈管状的承载元件(9)的载体并且因此与所述接头板(8)相结合地是水下承载结构的吸收和导出力的接头,
-第二组成部分(4),所述第二组成部分具有在所述第一浮体(5)上的与水面相交的呈管状的承载元件(9),所述承载元件经由承载机构(10)与用于所述风力发电设施(1)、所述服务站或所述变流器站的承载构造件(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构造件(7)由两个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板(12)组成,其中,所述第二浮体(6)作用到两个椽上,并且因此所述第二浮体(6)的空腔经由所述接头构造件(7)彼此连接,并且所述板(12)经由竖直布置的片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12)经由竖直地向外伸出至所述第一浮体(5)的边缘的片彼此连接并且/或者所述板(12)经由向外伸出超过所述第一浮体(5)的边缘的片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构造件(7)同时是用于所述承载元件(9)的载体或者是容纳所述承载元件(9)的端部区域的管件的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元件(9)的端部区域,或者所述管件和所述接头构造件(7)的中间部分位于呈U形构造的接头板(8)的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体(5)布置在作为多边形的四角形的顶点中,并且所述接头构造件(7)的底面是十字,其中,十字的腿分别彼此夹成直角或彼此夹成不同于90°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浮体和/或所述第二浮体中布置有多个肋部(13)和/或至少一个环绕的稳定化圈(1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锚布置在与所述第一浮体和/或所述第二浮体相对应的区域中,并且一方面所述锚和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浮体(5)的接头构造件(7)、所述承载元件(9),或者不仅和所述第一浮体的接头构造件(7)而且和所述承载元件(9)经由至少一个竖直地定向和/或倾斜地延伸的拉紧机构(15)彼此连接,并且/或者一个或多个锚经由至少一个竖直地定向和/或倾斜地延伸的拉紧机构(15)与所述第二浮体(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元件(9)具有打碎和撞击冰的至少一个棱边或至少局部地构造成锥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元件(9)为了浮动功能空心地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体和/或所述第二浮体具有至少一个空腔,并且为了作为水下承载结构定位,所述空腔是所述第一浮体和/或所述第二浮体的不仅能沉入海水而且也能填充气态的介质的空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构造件(11)是容纳所述风力发电设施(1)的支柱的端部区域的管件或用于所述服务站或所述变流器站的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康风能IP有限公司,未经智康风能IP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00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