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体用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9428.1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4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尾英伸;曾根靖博;陆田秀实;田中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B60R19/52;H01L41/113;H01L41/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单元 外部空气 发电装置 基底材料 压电薄膜 电动势 平板状 重量轻 紧凑 流动 车辆宽度方向 移动体移动 发电 板厚方向 保持部件 车辆行驶 方向交叉 交替地层 挠曲变形 外部流体 相对流动 平板面 移动 姿势 平行 配置 | ||
使得在重量轻且紧凑地构成基于移动体移动时的外部流体的相对流动进行发电的移动体用发电装置的同时,容易地得到的大的电动势。由于使用了如下构成的平板状的发电单元(32),所以能够重量轻且紧凑地构成所述发电单元(32):交替地层叠能够弹性变形的基底材料(34)和压电薄膜(36),并利用外部空气(20)的流动使基底材料(34)向板厚方向弹性变形,由此使压电薄膜(36)挠曲变形而进行发电。另外,由于多个发电单元(32)在与外部空气(20)的流动方向交叉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而配置,且以平板状的平板面成为与外部空气(20)的流动方向大致平行的姿势的方式由保持部件(30)保持,所以在抑制车辆行驶阻力的增加的同时,能够通过使多个发电单元(32)相互接近而紧密配设来容易地确保大的电动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体用发电装置,特别涉及重量轻且紧凑地构成能够得到大的电动势的发电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体移动时的外部流体的相对流动进行发电的移动体用发电装置。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是其一例,构成为:在车辆的发动机罩内配置风车,利用行驶期间的外部空气的流动使风车旋转进行发电。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后扰流板(rearspoiler)的两端的支撑部配置利用电磁感应等的发电装置,在利用行驶期间的外部空气的流动使后扰流板向上下方向振动时,将该振动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97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06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由于重量增加或行驶阻力增加,燃料效率会恶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发电装置配置在后扰流板的两端的支撑部,所以由发电装置的增设导致电动势的提高困难。
本发明是将以上情况作为背景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重量轻且紧凑地构成基于移动体移动时的外部流体的相对流动进行发电的移动体用发电装置,并且容易地得到的大的电动势。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该目的,第一发明是一种移动体用发电装置,基于移动体移动时的外部流体的相对流动进行发电,其特征在于,具有:(a)多个平板状的发电单元,其交替层叠能够弹性变形的平板状基底材料和压电薄膜,并利用所述外部流体的流动使该基底材料向板厚方向弹性变形,由此使该压电薄膜挠曲变形而发电;和(b)保持部件,其配设于所述移动体,所述保持部件将所述多个发电单元保持在所述外部流体流通的部位,以使得:该多个发电单元在与该外部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分离而配置,并且该多个发电单元的平板状的平板面成为与该外部流体的流动方向大致平行的姿势,并且(c)所述发电单元呈长形平板状,以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外部流体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姿势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该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并且(d)在所述发电单元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固定部件,该发电单元以能够随着所述外部流体的流动而摇动的方式经由该固定部件配设于所述保持部件。
此外,上述平板状是没有利用外部流体使发电单元变形时的形状,是由保持部件保持的基准形状。
第二发明的特征为,在第一发明的移动体用发电装置中,所述发电单元的所述长形平板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中、在与该长度方向成直角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外部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下游侧能够相对于该固定部件向板厚方向位移。
第三发明的特征为,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任一个移动体用发电装置中,所述保持部件在从所述移动体的前侧观察的状态下呈矩形的框状,该移动体的前后方向作为所述外部流体的流动方向而由该保持部件保持所述多个发电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铁工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未经丰田铁工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9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