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磷酸锂玻璃、对应的玻璃-陶瓷以及锂离子传导性NZP玻璃陶瓷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9088.2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3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B·G·艾特肯;N·T·隆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3/062 | 分类号: | C03C3/062;C03C3/064;C03C3/066;C03C3/068;C03C3/12;C03C3/16;C03C3/17;C03C3/19;C03C3/21;C03C3/253;C03C4/18;C03C10/0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鑫;项丹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玻璃 对应 陶瓷 以及 锂离子 传导性 nzp | ||
相关申请交叉参考
本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2013年8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第61/ 870,995号的优先权,本文以该申请为基础并将其全文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锂离子传导性材料,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形成致密、锂离子传导 性膜的玻璃-陶瓷工艺。
技术背景
固体电解质,也称作快速离子导体,可用于储能装置,例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 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能够实现离子的移动,而不需要液体或者软膜将电极分隔开。例 如,在锂离子电池中,在放电过程中,经由固体电解质,锂离子从负电极移动到正电极(当充 电时,从正电极回到负电极)。固体电解质可以通过电解质晶格中的空穴来传导锂离子。固 体电解质还可提供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密封阻隔,从而防止阳极和阴极共享公用的电解质溶 液。
对于锂离子电池开发而言,至关重要的是致密、固体、离子传导性电解质膜的可用 性。通过常规陶瓷路径形成此类膜的挑战在于,无法将合适的起始材料烧结得足够致密以 形成密封的同时提供所需的传导性和经济性的膜。
如上所述,会希望开发一种经济的工艺来形成固体、锂离子传导性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具有NZP晶相作为主晶相的锂离子传 导性、锂钛金属磷酸盐玻璃-陶瓷膜:对具有相应组成的熔融玻璃进行淬冷和热处理。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形成玻璃:从熔体辊淬冷玻璃。熔融玻璃以及得到的玻 璃制品的组成可以包含:5-28%的Li2O、14-37%的TiO2以及32-48%的P2O5,以摩尔百分比 计。组合物还包含如下一种或多种:Al2O3、Cr2O3、Fe2O3、Ga2O3、SiO2、GeO2、V2O5、Nb2O0、Na2O、 ZnO和B2O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玻璃组成满足(i)-(iii)中的至少一种关系:其中,(i)组合物 包含选自下组的至少两种氧化物:>0-13%的Al2O3、>0-13%的Fe2O3以及>0-13%的Nb2O5; (ii)组合物包含选自下组的至少两种氧化物:>0-10%的Cr2O3、>0-5%的SiO2以及>0-25% 的GeO2;以及(iii)组合物包含选自下组的至少三种氧化物:>0-13%的Al2O3、>0-13%的 Fe2O3、>0-13%的Nb2O5、>0-10%的Cr2O3、>0-5%的SiO2以及>0-25%的Ge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9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省力防伪瓶盖
- 下一篇:一种底灌式易折塑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