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光漫射纤维基纺织品上的磷光体印刷无效
申请号: | 201480058845.4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3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C·E·克罗斯兰;V·泰亚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3/00 | 分类号: | C03C13/00;C03C25/10;C03C25/24;F21V8/00;D06M10/00;D06P1/00;D21H21/30;D03D25/00;C03C13/04;G09F13/20;F21K99/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辉;项丹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漫射 纤维 纺织品 磷光体 印刷 | ||
本申请要求2013年08月27日提交的美国申请系列号14/010895的优先权,本文以 该申请的内容为基础并通过参考将其完整地结合于此。
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结构,具体来说,涉及包含光漫射纤维的照明结构。
背景
光漫射光纤是沿着纤维的长度从表面发射光而不仅仅是沿着纤维的轴向传播光 的光纤。与光通讯中常用的光纤类似,光漫射光纤可包含芯体区域和包覆区域,该包覆区域 由折射率低于芯体区域材料折射率的材料制成。此外,光漫射光纤构造成将引导光散射离 开芯体并穿过包覆区域的外部表面。离开芯体和穿过包覆区域的外部表面的光的散射可通 过下述来获得:在玻璃芯体之内或在芯体-包覆体边界处设置纳米尺寸的(例如,10nm- 1000nm)结构。纳米尺寸的结构可为空穴。光漫射光纤的性质和特征及其制备方法参见美国 专利申请公开号2013/0090402A1,该文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纳入本文。
在该专利文献中批露了光漫射光纤,且这种纤维的应用包含生物反应器、标牌、特 殊照明(例如,提供装饰特性)、传感器和测量应用、汽车应用和消费用电子装置。
概述
本发明涉及发光体织物,其包含作为光漫射光纤的至少一种纤维、连接到该光漫 射纤维的至少一个光源,和在该光漫射纤维的至少一部分上施加的至少一个发光团涂层。
发光体织物(fabric)可为包含交错的纤维;纺织的,针织的,或钩编的织物的;和 无纺织物的纺织品(textile)材料,其中至少一种纤维是连接到至少一个光源的光漫射光 纤,其中发光团涂层存在于光漫射光纤的外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连接到光漫射光纤的光源可为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
发光团涂层可包含至少一种磷光体化合物,至少一种荧光团化合物,或至少一种 磷光体和至少一种发色团的组合。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光漫射光纤的示例实施方式的一部分侧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光纤沿方向2-2观察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A示意性地显示用于光漫射纤维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对折射率随纤维半径 变化的图。
图3B示意性地显示用于光漫射纤维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对折射率随纤维 半径变化的图。
图3C显示光漫射纤维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4A和4B显示了光纤衰减(损耗)(dB/m)和波长(nm)的关系。
图5显示了在单根光纤内采用双光程的光纤布置方式。
图6A显示了使光纤具有均匀张力(实施例A)和可变张力(实施例B)时沿光纤的强 度分布。
图6B显示了使用白油墨和不用油墨时的散射分布曲线。
图7显示了图5所示光纤(光纤后端连有反射镜)和涂层中使用白油墨的光纤的散 射情况。
图8显示丝网印刷的包含光漫射光纤的织物显示器或标牌。
图9显示层压的或层状标牌或显示器,其包含设置在两个外部层之间的、丝网印刷 的包括光漫射光纤的织物,该两外部层可保护和支撑织物,外部层中的至少一个是透明的 以使得从织物发射的光得以显示。
图10显示层压的或层状标牌或显示器,其包含丝网印刷的包括光漫射光纤的织 物,该织物支撑在可为透明的或不透明的另一层材料上。
图11显示丝网印刷的织物显示器,其使用两种不同的发光团和两种不同的光源, 各光源只激发两种发光团中的一种来诱导发光。
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
下面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只要 有可能,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可以在本发明范围之内,对下述示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化,可以将不同示例的各 个方面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以获得另外的示例。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真实范围应当从 整个说明书来理解,可以参考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但不受其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88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联条工字轮放置装置
- 下一篇:管材挡护装置及管材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