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小体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7919.2 | 申请日: | 2014-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3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大津知子;安藤太郎;伊藤博康;丰田晴义;大竹良幸;泷口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21/32 | 分类号: | G02B21/32;B01J19/12;B25J7/00;B82Y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微小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控制介质中的微小体的动作的装置,
包括:
光源,其输出光;
光学旋涡生成部,其输入从该光源输出的光并生成光学旋涡;
物镜,其将从该光学旋涡生成部输出的光学旋涡聚光照射于介质中的微小体而对所述微小体进行光捕集;
摄像部,其经由所述物镜对所述微小体进行摄像并输出图像数据;
解析部,其基于从所述摄像部输出的图像数据来解析所述微小体的动作;和
移动部,其使由所述物镜形成的光学旋涡的聚光位置在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上移动,
在所述物镜的瞳面上生成的光学旋涡的半径相对于所述瞳面的半径为20%以上,
所述解析部,基于从所述摄像部输出的图像数据来解析所述微小体的在光学旋涡的传播轴的周围的圆运动或者椭圆运动,并且在由所述物镜形成的光学旋涡的聚光位置由所述移动部而设定在第1位置时,基于从对由光学旋涡光捕集的所述微小体进行了摄像的所述摄像部输出的图像数据取得所述微小体的第1运动信息,
由所述物镜形成的光学旋涡的聚光位置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由所述移动部而设定在不同于所述第1位置的第2位置时,基于从对由光学旋涡光捕集的所述微小体进行了摄像的所述摄像部输出的图像数据取得所述微小体的第2运动信息,
通过比较所述第1运动信息和所述第2运动信息,来评价由光学旋涡形成的所述微小体的光捕集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旋涡生成部是具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像素且在各像素中调制光的振幅和相位并进行输出的空间光调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析部取得所述微小体的速度、角速度、加速度、旋转半径、和根据它们计算出的物理量中的至少任意一者来分别作为所述第1运动信息和所述第2运动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析部在比较所述第1运动信息和所述第2运动信息时,评价所述第1运动信息和所述第2运动信息的差是否为规定值以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小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析部在比较所述第1运动信息和所述第2运动信息时,评价所述第1运动信息和所述第2运动信息的差是否为规定值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包含使光学旋涡的聚光位置移动的压电元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小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包含使光学旋涡的聚光位置移动的压电元件。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小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包含使光学旋涡的聚光位置移动的压电元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小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包含使光学旋涡的聚光位置移动的压电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未经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9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模型自适应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光功率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