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至少一个化学预应力板的复合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7849.0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6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S.西纳特;S.克雷默斯;R.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
主分类号: | B32B17/04 | 分类号: | B32B17/04;B32B1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维升;石克虎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至少 一个 化学 预应力 复合 玻璃 | ||
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一个化学预应力板的复合玻璃,其至少包含经由中间层(3)互相接合的第一板(1)和第二板(2),其中‑第一板(1)是厚度小于或等于2.1毫米的化学预应力玻璃板,‑中间层(3)含有至少一个热塑性接合层(6)和热塑性载体层(4),且‑载体层(4)具有功能涂层(5)或功能嵌入物。
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一个化学预应力板和功能性质的复合玻璃、其制造方法以及载体层在此类复合玻璃中的用途。
复合玻璃充分公知作为机动车领域中的玻璃。它们通常由借助热塑性中间层互相接合的两个厚度为2毫米至3毫米的玻璃板构成。这样的复合玻璃特别用作挡风玻璃和车顶玻璃,但也越来越多地用作侧窗玻璃和后窗玻璃。
机动车工业目前正努力降低机动车的重量,这与降低的燃料消耗相关联。特别可通过减小板厚度实现的玻璃重量降低可为此作出重大贡献。这样的薄板特别具有小于2毫米的厚度。尽管板厚度减小,但必须满足对该板的稳定性和碎裂强度的要求。
为提高它们的稳定性,可对玻璃板预加应力。在机动车领域中,大多对这些板通过热方式预加应力,其中通过玻璃板的适当冷却产生预应力。但是,在对低厚度的板通过热方式进行预加应力的情况下,由于物理原因产生较低的预应力。化学预应力板也是机动车领域中已知的,例如从DE1946358A1中获知。在此通常在表面区域中通过离子交换改变玻璃的化学组成。如例如GB1339980A中所述,与通过热方式热加预应力相比,可以获得更高的预应力和因此更好的稳定性。因为离子交换由于扩散而局限于表面区,化学预加应力还尤其适用于薄板。也从WO2012/051038A1中获知具有化学预应力薄板的复合玻璃。
现代玻璃通常具有功能涂层。此类功能涂层的实例是例如红外反射性涂层或可加热涂层。例如从EP 2 141 135 A1、WO 2010115558 A1和WO 2011105991 A1中获知热辐射反射性涂层;例如从WO 03/024155 A2、US 2007/0082219 A1和US 2007/0020465 A1中获知可加热涂层。通常,特别通过阴极溅射,在复合板的玻璃板之一上施加这些涂层。
但是,不可能以简单方式将用于热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玻璃板的此类已知涂层转用到化学预应力玻璃板上。该涂层必须在化学预加应力后施加,因为否则该涂层会干扰离子交换过程中的扩散过程。但是,由于溅射过程中的高温,通过扩散会改变特定的预应力。此外,会向该板中引入不合意的热应力。出于相同原因,在化学预加应力过程中,板必须已具有其最终弯曲,因为弯曲过程也在高温下进行。但是,溅射到曲面板上在技术上非常复杂并因此昂贵。
因此需求具有化学预应力板以及功能涂层的复合玻璃。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改进的复合玻璃。
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至少一个化学预应力板的复合玻璃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优选实施方案出自从属权利要求。
具有至少一个化学预应力板的本发明的复合玻璃包含经由中间层互相接合的至少第一板和第二板,其中
- 第一板是厚度小于或等于2.1毫米的化学预应力玻璃板,
- 所述中间层含有至少一个热塑性接合层和热塑性载体层,且
- 所述载体层具有功能涂层或功能嵌入物。
本发明的复合玻璃优选用于在开口,例如机动车或建筑物的窗口中将内部与外部环境隔开。该复合玻璃的面向内部的板在此被称作内板。面向外部环境的板被称作外板。
本发明的复合玻璃的优点在于中间层中的具有功能涂层或功能嵌入物的载体层。该载体层因此具有功能性(或功能性质)。通过本发明的载体层,因此可以为该复合玻璃配备附加功能性(或附加功能性质),而不必在第一或第二板上施加涂层。因此可避免上述缺点。
“附加功能性(或附加功能性质)”在本发明中是指超越实现透视传统功能的窗玻璃的复合玻璃的所有性质。其中特别理解为是指对电磁辐射范围的作用(如吸收、衰减或反射作用)、加热功能、天线功能或防碎片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圣戈班玻璃厂,未经法国圣戈班玻璃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