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热管支撑结构物以及废热回收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7696.X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9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冲本贵宽;菅沼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F28F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 支撑 结构 以及 回收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热管支撑结构物以及废热回收锅炉,尤其是涉及一 种在回收废热时使用的传热管支撑结构物以及废热回收锅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有一种通过高温废气回收废热的废热回收锅炉。这种废热回 收锅炉在烟道中设有多个传热管。然后,废热回收锅炉会通过将高温废气 流入烟道中,并将水流入多个传热管,从而将废气的热量传给水。通过多 个传热管插入形成在传热管支撑板上的多个贯通孔中,从而由烟道进行支 撑(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959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当在烟道中流动的废气的流速过快时,多个传热管有时会发生振动。 多个传热管有时会因振动而使其与传热管支撑板接触的部分发生磨耗。因 此人们希望能够适当地支撑多个传热管,并且减少多个传热管的磨耗。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支撑传热管的传热管支撑结 构物以及废热回收锅炉。
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传热管的磨耗的传热管支 撑结构物以及废热回收锅炉。
本发明的另一其他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传热管的振动的传热 管支撑结构物以废热回收锅炉。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传热管支撑结构物,其具有形成贯通孔的 传热管支撑板、插入所述贯通孔中的传热管、以及与所述传热管支撑板接 合的防振支撑板,所述防振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传热管支撑板的表面接 合,使所述传热管夹于所述贯通孔的边缘与所述防振支撑板之间。
这种传热管支撑结构物在贯通孔的边缘与防振支撑板之间夹住传热 管,因此能够减少贯通孔的边缘与传热管之间的间隙,并且减少传热管的 振动。由于传热管的振动会减少,所以传热管与贯通孔的边缘的滑动会减 少,并且磨耗会随着滑动的减少而减少。
所述防振支撑板形成为,所述防振支撑板中与所述传热管接触的接触 面的曲率与所述传热管的外侧面的曲率相等。
由于这种传热管支撑结构物中,防振支撑板的接触面的曲率与传热管 的外侧面的曲率相等,所以能够减少防振支撑板按压传热管的接触面压 力,并且能够适当减少传热管与贯通孔的边缘的滑动。并且,由于使防振 支撑板具有曲率,所以在因热膨胀等而使贯通孔的边缘与防振支撑板的距 离拉长时,与平板相比,更能够减少传热管与贯通孔的间隙的增加量。
所述传热管具有管以及与所述管的外侧接合的散热片,所述防振支撑 板通过与所述散热片接触,从而支撑所述传热管。
这种传热管支撑结构物通过使防振支撑板与散热片接触来支撑传热 管,因此能够减少散热片与贯通孔的边缘的滑动,并且能够减少散热片的 磨耗。也就是说,这种传热管支撑结构物能够适当地支撑带散热片的传热 管。
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传热管支撑结构物还具有其他传热管,所 述传热管支撑板还形成有其他贯通孔,并且所述防振支撑板还配置为,所 述其他传热管夹于所述其他贯通孔的边缘与所述防振支撑板之间。
也就是说,防振支撑板设置为可减少多个传热管的振动。与按照多个 传热管设置多个防振支撑板的其他传热管支撑结构物相比,这种传热管支 撑结构物能够更容易制作。
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废热回收锅炉具有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 及的传热管支撑结构物以及形成用来流动废气的流道的烟道,所述传热管 配置在所述流道中。
这种废热回收锅炉中,传热管支撑结构物可适当地支撑传热管,因此 能够防止热管因废气的流动而发生振动,并且能够通过废气适当地回收废 热。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传热管支撑结构物以及废热回收锅炉通过将传热管夹于贯 通孔的边缘与防振支撑板之间,能够适当地支撑传热管,减少传热管的磨 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废热回收锅炉具有的传热管支撑结构物的图。
图2是显示防振支撑板的立体图。
图3是显示传热管支撑结构物的放大图。
图4是显示传热管支撑结构物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