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经由已知共用信道上的操作跨多个网络和参与STA建立同步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7335.5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7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A·P·帕蒂尔;G·切瑞安;S·P·阿伯拉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W5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杨丽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经由 已知 共用 信道 操作 跨多个 网络 参与 sta 建立 同步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在对等网络上接收定时信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同步信息,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包括用于在第一通信信道上同步网络通信的第 一定时信息;以及
接收第二同步信息,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包括用于在第二通信信道上同步通信的第二定 时信息,所述第二同步信息指示在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传达的寻呼窗口区间,所述寻呼窗 口区间包括在其期间传达信标和数据结构中的至少一者的时段,所述寻呼窗口区间基于所 述第一同步信息,其中接收所述寻呼窗口区间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的接收是非并发的且与 所述第一同步信息的接收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窗口区间被用于协调所述对等网络 上的设备的休眠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接收服务 数据,服务数据的接收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二同步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数据包括视频、游戏、音乐和图像中 的至少一者作为所述服务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接收用于一个或多个附加通信信 道中的每一者的附加同步信息,每一附加同步信息指示附加寻呼窗口区间,所述附加寻呼 窗口区间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其中每一附加寻呼窗口区间的接收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 的接收以及在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传达的所述寻呼窗口区间是非并发的并且与所述第一 同步信息的接收以及在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传达的所述寻呼窗口区间同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上接收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通信信道中的每一者的所述附加同步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步信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通 信信道上传达的数据传输窗口的起始时间偏移,所述起始时间偏移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 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窗口区间包括在其期间传达指示数 据传输窗口的起始时间偏移的信息的时段,所述起始时间偏移指示所述数据传输窗口相对 于所述寻呼窗口区间何时开始,所述起始时间偏移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窗口区间包括在其期间传达路由消 息、认证和关联消息、以及群密钥宣告和交换消息中的至少一者的时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路径请求 消息、路径回复消息、和根宣告消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标识在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上传达的发现窗口,所述发现窗口包括所述对等网络上的设 备监视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区间,并且所述发现窗口的标识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以及
确定所述第二通信信道的寻呼窗口区间,所述寻呼窗口区间的确定至少部分地基于所 述发现窗口和偏移,所述偏移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寻呼窗口区间的大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标识在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传 达的所述寻呼窗口区间与在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上传达的所述发现窗口偏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接收服 务数据,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接收到的服务数据与在另一通信信道上提供的服务数 据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在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上传达的所述发现窗口来标识在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提供 服务数据的服务提供方设备;以及
在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从所述服务提供方设备接收服务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从所述服务提供方设备接收所 述服务数据切换到所述第一同步信息的接收,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包括所述发现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3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管隧道管段用混凝土配合比
- 下一篇:复合型混凝土高效减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