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轮胎部件在成形辊上的敷设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6736.9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F·奇科纳尼;R·杂瓦格里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30 | 分类号: | B29D30/30;B29D30/44;G01B1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宋岩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轮胎 部件 成形 敷设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轮胎部件在成形辊上的敷设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控制轮胎部件在成形辊上的敷设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通常包括胎体结构,胎体结构至少包括胎体帘布层,胎体帘布层具有接合到相应的锚定环形结构的相应的相对终边,锚定环形结构通常被称为“胎圈芯”,放置在通常被识别为“胎圈”的区域中,胎体帘布层具有大致上对应于相应安装轮辋上的轮胎的所谓“装配直径”的内径。轮胎还包括胎冠结构,该胎冠结构包括相对于胎体帘布层放置在径向外部位置的至少一个带束层和相对于带束层处于径向外部的一个胎面带。所谓“衬层(underlayer)”可被插入在胎面带和(一个或多个)带束层之间,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所述衬层具有适于确保(一个或多个)带束层与胎面带自身稳定耦合的特性。在胎体结构的侧表面上(每个侧表面从胎面带的侧边缘中的一个延伸直到胎圈的相应锚定环形结构),应用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相应胎侧。在“无内胎”型的轮胎中,胎体帘布层内部被优选地为基于丁基的弹性体材料层覆盖,该弹性体材料层通常被称为“衬里(liner)”,其具有最佳的气密性特性并且从一个胎圈延伸到另一个胎圈。
术语“弹性体材料”意为指示包括至少一种弹性体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增强填料的组合物。优选地,这样的组合物还包括添加剂,诸如交联剂和/或增塑剂。由于交联剂的存在,这样的材料可以通过加热被交联,以便形成最终的制造制品。
轮胎的“部件”是指轮胎的被切成一定尺寸的条的形式组装的任何功能部件(例如:下衬里、衬里、(一层或多层)胎体帘布层、(一层或多层)带束层、衬层、胎面带,等等)。
“敷设结构”是指包括成形辊和敷设在该成形辊上的部件的集合。
敷设在成形辊上的部件的“主长度”是指所述部件的敷设的第一端部(也称为“头部边缘”)和敷设的第二端部(也称为“尾部边缘”)之间的周向距离。
在所敷设的部件的两个相对边缘重叠的情况下,这种主长度是所敷设的所述部件具有上述重叠边缘的部分的周向长度。
在所敷设的部件的两个相对边缘大致上彼此邻接和匹配的情况下,这样的主长度大致为零。
在两个相对边缘彼此不接触的情况下,这种主长度是将部件的两个端部分开的“空”段的周向长度。
部件的“总长度”是指根据如下方向测量的部件的长度:当部件被敷设在成形辊上的同时部件自身沿该方向向前移动。
WO 2013/011396描述了一种用于建造车辆车轮的轮胎的装置,其中成形辊被装载在沿敷设线在引导部上移动的梭上。在每个交付站处,至少一个半成品被敷设在由梭运载的成形辊的径向外表面上以形成轮胎的至少一个部件。
EP 2613122A1描述了一种用于检测诸如胎体帘布层之类的条形元件的形状(诸如长度和接头尺寸)并且在条形元件的形状的检测中采用二维位移传感器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人观察到,在EP 2613122A1中所示类型的技术限于提供表示在接头区域上执行的分析的信息,而没有使得这种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轮胎的建造装置起作用。
特别地是,本申请人观察到,为了让这种信息有实际的实用性,必要的是人工操作员在所敷设的部件的制备站中干预并根据信息自身决定丢弃部件和/或设置适当的校正参数。
本申请人证实,尽管使用了这种系统,但是手动执行的调节/校正操作不太可靠。事实上,虽然开始数据(表示所敷设的部件的主长度和/或接头的适宜性的信息)可以被认为是正确和可靠的,但是在随后的部件中要进行的校正程度任由操作者保持决断,并且具体地,基于后者的经验和注意力。
这使得控制和校正过程不够可靠并使得其结果不是很可复制。
本申请人还观察到,操作者可以对多个参数起作用以校正部件的制备;这意味着由操作者手动执行的控制本身甚至更成问题。
本申请人还观察到,操作者具有很大困难在如下车间中手动地管理校正参数:在该车间中,不同的部件被并行制备和敷设,并因此有同时运行的不同机器/站,这些不同机器/站必须被控制和可能被校正,诸如像在前述文件WO2013/011396中所描述类型的车间中。
因此本申请人有以下直觉:根据所检测的主长度通过自动调整部件的制备,可以逐步提高每个部件的两个端部的定位的精度,并因此逐步提高轮胎的结构特性的精度。
本申请人还认为,根据敷设后检测到的主长度通过控制材料的切割,可以准确地确定随后部件的总长度,从而获得随后部件的两个端部的期望的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未经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6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