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置在流体化床反应器容器中的具有低驻留时间气室的漩涡分离组合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56497.7 | 申请日: | 2014-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8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M·普雷茨;D·F·肖;R·E·瓦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8/18 | 分类号: | B01J8/18;B01J8/00;B04C5/24;B04C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吴培善;王国祥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布置 流体 反应器 容器 中的 具有 驻留 时间 漩涡 分离 组合 | ||
1.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漩涡反应器容器,其包括:
外壳;
主要漩涡分离装置,其安置在所述外壳内且具有出口;
多个二级漩涡分离器,所述二级漩涡分离器安置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二级漩涡分离器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主体、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主要漩涡分离装置的所述出口连接到至少一个二级漩涡分离器的所述入口,使得流体流可以从所述主要漩涡分离装置的所述出口流动到所述至少一个二级漩涡分离器的所述入口中;
第一气室,其具有在所述外壳内形成密封环形腔室的边缘和底部,其中所述第一气室通过附接到所述外壳而被支撑在所述外壳内;
第二气室,其具有用于从所述外壳内去除气体的出口管、边缘以及底部,且具有比所述第一气室的体积更小的体积;以及
二级漩涡分离器支撑系统,其包括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的至少一个机制:(a)每个二级漩涡分离器的所述出口管到所述第一气室的所述边缘和/或底部的附接以及(b)从所述第一气室边缘和/或第一气室底部和/或二级漩涡分离器出口管道延伸到每个二级漩涡分离器的所述主体的第一组吊带,其中所述第一组吊带大体上竖直地放置在所述外壳内,大体上竖直地意指:吊带与从吊带到第一气室的附接点悬挂的铅垂仪之间的角度等于或小于30°;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二级漩涡分离器的所述出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主要漩涡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主要漩涡分离器,每个主要漩涡分离器具有入口和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中每个主要漩涡分离器借助于第二组吊带附接到所述第一气室的所述边缘和/或底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组吊带大体上是竖直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二级漩涡分离器的所述出口借助于滑动配合连接到所述第二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一气室进一步包括吹扫气体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流体化床反应器、提升管反应器、快速流体化反应器、湍动床反应器、流体化催化裂化反应器、流体化催化裂化再生器和气化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气体在所述第二气室中的驻留时间小于或等于0.4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二气室经配置以使丙烷脱氢,且从所述第二气室的入口到所述出口的丙烯选择性损失等于或小于0.4摩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64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及尾气净化方法
- 下一篇:填充管式催化反应器的移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