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穿戴于身体上的物件的承载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5689.6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2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N.戈尔德贝格;M.赫贝茨;O.库贝;R.尼滕维尔姆;H.瓦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邓雪萌;谭祐祥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穿戴 身体 物件 承载 系统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身体穿戴的物件(12)的承载系统,特别是具有柔性承载粘贴层(18)的医疗器械,包括:片状承载层(30)以及在其下侧的粘合剂层(32),所述粘合剂层(32)包括压敏粘合剂(34)并通过接触压力粘附到身体部分(16)的皮肤(14)上,还具有布置在承载层(30)远离皮肤的上侧的组装平台(20),其特征在于,组装平台(20)的结合区域(36)通过包括结构粘合剂(40)的结构型粘合剂接合(38)牢固地连接到承载层(30)的上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承载粘贴层(18)被附接前,释放衬里(22),优选地为以突出薄片(24)的方式可移除的释放衬里,覆盖在所述粘合剂层(32)的其粘性侧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30)的上侧平坦地附接到所述组装平台(20)的面向下结合区域(36)。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30)包括薄片材料或织物材料或发泡材料或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30)包括优选地微穿孔热塑性薄片。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30)具有的最大弹性模数小于10N/mm2,优选地小于5N/mm2。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32)具有压敏粘合剂应用为80到120g/m2,优选地100到110g/m2。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32)成型自基于丙烯酸酯、硅树脂、橡胶、热塑弹性体、水凝胶、聚亚安酯、聚硅氧烷、醋酸乙烯或其混合物的压敏粘合剂(34)。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粘贴层(18)的所述承载层(30)和/或所述粘合剂层(32)具有的MVTR值在24小时内大于400g/m2的水汽渗透性。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型粘合剂接合(38)包括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环氧粘合剂或聚亚安酯粘合剂的结构粘合剂(40)。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粘合剂(34)和结构粘合剂(40)具有获得医用批准的生物适合的组分。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平台(20)通过塑料模制成形,优选地由聚碳酸酯成形。
13.一种制造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身体穿戴的物件(12)的承载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承载粘贴层(18),优选地作为模切的部分,包括承载层(30)、粘合剂层(32)和释放衬里(22),
-应用结构粘合剂(40)作为粘合剂珠于组装平台(20)的接合区域(36),
-将所述接合区域(36)与所述承载粘贴层(18)远离皮肤的上侧接触以形成结构型的粘合剂结合(38)。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粘合剂(40)固化过程中将承载粘贴层(18)压靠到组装平台(20)。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粘合剂(40)以加强的方式固化,优选地通过辐射。
1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系统(10)的方法,用于下述组中的至少一个应用:
-传感地监测和/或捕捉身体参数,
-管理有效成分,特别是向或通过皮肤(14)的胰岛素,
-提供身体入口或身体出口,
-穿戴身体挂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未经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56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分析仪和相关联方法
- 下一篇:用于与对象的相互作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