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鞋面和鞋面的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5505.6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6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内川义久;池中政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A43B23/02 | 分类号: | A43B23/02;A43D21/00;D04B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严鹏 |
地址: | 日本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面 编织 方法 | ||
1.一种鞋面,所述鞋面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编织的无缝缝制的编织物,并对构成鞋的鞋帮的穿用者的脚背侧的部分进行覆盖,所述鞋面的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鞋面的覆盖从穿用者的跟腱起直到脚跟的区域的部分作为脚跟覆盖部,将所述鞋面的除了所述脚跟覆盖部的部分作为主体部时,
在所述脚跟覆盖部与所述主体部分界的分界线的位置,将所述脚跟覆盖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线圈与所述主体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的端部的线圈连接,由此,所述鞋面在下端侧的脚底部分开口并立体地形成,
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由使用前后的针床编织的编织组织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跟覆盖部具备随着从鞋面的下端侧起朝向上端侧而宽度逐渐变窄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具备形状保持部,所述形状保持部通过与覆盖主体的脚尖侧的下端和脚跟侧的下端中的至少一方相连,并向所述覆盖主体的下端侧的开口部的内方侧弯折,从而将所述覆盖主体保持为沿着穿用者的脚的形状的立体形状,所述覆盖主体由所述脚跟覆盖部和主体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状保持部是与所述脚跟覆盖部的下端以及位于隔着所述脚跟覆盖部的位置的所述主体部的下端相连的后侧形状保持部,所述后侧形状保持部的与所述脚跟覆盖部和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轮廓线形成为山型,
在所述山型的轮廓线的中间部分,所述后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与所述脚跟覆盖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连续,
在所述山型的轮廓线的除了中间部分的两侧缘部分,所述后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与所述主体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通过编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状保持部是与所述主体部的脚尖侧的部分的下端相连的前侧形状保持部,所述前侧形状保持部的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轮廓线形成为山型,
在所述山型的轮廓线的中间部分,所述前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与所述主体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连续,
在所述山型的轮廓线的除了中间部分的两侧缘部分,所述前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与所述主体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通过编织连接。
6.一种鞋面的编织方法,利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编织鞋面,所述鞋面覆盖构成鞋的鞋帮的穿用者的脚背侧的部分,所述鞋面的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鞋面的覆盖从穿用者的跟腱起直到脚跟的区域的部分作为脚跟覆盖部,将除了该脚跟覆盖部的部分作为主体部时,依次进行如下工序:
工序α,所述工序α是将所述主体部从其脚尖侧起向脚跟侧编织来完成所述主体部的工序,以将所述主体部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在所述针床上左右排列的状态进行编织;
工序β,所述工序β在所述针床的长边方向上的所述左侧部分的终端线圈列与所述右侧部分的终端线圈列之间编织作为所述脚跟覆盖部的上端的起口部;以及
工序γ,所述工序γ反复进行如下操作来完成所述脚跟覆盖部,所述操作是沿所述起口部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地编织作为所述脚跟覆盖部的线圈列的操作、以及将该线圈列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线圈和另一端侧的线圈分别与所述左侧部分的终端线圈列的线圈和所述右侧部分的终端线圈列的线圈连接的操作,
在所述工序α~所述工序γ的至少一部分中使用前后的针床编织成编织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55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龙头集成的无接触式皂液分配系统
- 下一篇:具有味道改进特性的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