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5136.0 | 申请日: | 2014-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6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拓也;木村龙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13 | 分类号: | B60C11/13;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兼顾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2)划分出第一陆地部(11)与第二陆地部(12)。在第一陆地部(11)以及第二陆地部(12)分别设置有凹部(30)。凹部(30)包括:第一凹部(31),其设置于第一陆地部(11)的第一边缘(11e);以及第二凹部(32),其设置于第二陆地部(12)的第二边缘(12e)。第二凹部(32)设置为:不与将第一凹部(31)沿轮胎轴向投影至第二边缘(12e)而形成的投影区域(17)相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兼顾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充气轮胎,要求雪路上优异的行驶性能(以下,称为雪上性能)。
为了提高雪上性能,提出了一种在胎面部设置有沟以及刀槽的充气轮胎。然而,这种充气轮胎存在如下问题:胎面部的刚性因沟及刀槽而降低,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有所降低。
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在胎面部的陆地部的边缘设置有凹部的充气轮胎。这种充气轮胎维持了陆地部的刚性,确保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在兼顾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的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527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对设置于陆地部的凹部的配置进行规定,以此为基本而兼顾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至少一条主沟,从而在上述主沟的一侧划分出第一陆地部、且在另一侧划分出第二陆地部,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陆地部以及上述第二陆地部分别设置有凹部,上述凹部包括:多个第一凹部,它们设置于上述第一陆地部的面对上述主沟侧的第一边缘;以及多个第二凹部,它们设置于上述第二陆地部的面对上述主沟侧的第二边缘,各上述第二凹部设置为不与将各上述第一凹部沿轮胎轴向投影至上述第二边缘而形成的投影区域相交。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各上述凹部使得陆地部在由4个三角形的面构成的近似四面体的空间内凹陷,上述近似四面体具有:上述陆地部的踏面侧的第一面;第二面,其沿着上述主沟的沟壁;第三面,其形成上述凹部的底面侧;以及陆地部侧的第四面,其与上述第二面对置。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三面为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平滑地凸出的球面三角形。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凹部的上述第三面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且朝轮胎径向内侧倾斜,上述第二凹部的上述第三面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且朝轮胎径向内侧倾斜。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在上述第二陆地部设置有横纹沟,该横纹沟的一端与上述主沟连通、且另一端在上述第二陆地部内形成终端,上述横纹沟设置于与上述第一凹部的上述投影区域相交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在上述第二陆地部且在上述第二边缘的相反侧的边缘设置有横沟,上述横沟与上述第二凹部连通。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凹部的最大深度为上述主沟的沟深的0.5倍~0.95倍。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凹部与上述第二凹部之间的轮胎周向上的距离为上述主沟的沟宽的0.9倍~1.1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5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装置
- 下一篇:射出成形用模具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