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54476.1 | 申请日: | 2014-10-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2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高畑浩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69;H01M10/05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杨晓光,贺月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用于制造该电池的方法。在本说明书中,“二次电池”指的是可重复充电的常规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指的是使用非水电解质的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包括其中溶解了电解质盐的非水溶剂。“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指的是使用锂离子作为电解质离子的二次电池,其通过与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锂离子相关的电荷运动来实施充电/放电。在本说明书中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可包含一般被称为“锂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的电池。
背景技术
在此,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10-113920(JP 2010-113920 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通过将比设置在正极活性材料层与负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电解液具有更高锂离子浓度的电解液注入电池盒内来提供该锂离子二次电池。该锂离子二次电池使得即使当实施高速的充电/放电时,也能够抑制设置在正极活性材料层与负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电解液的锂离子浓度的减少,并且从而抑制电池电阻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其中在高速充电/放电期间可使电池电阻的增加保持为低。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卷绕电极组件、电池盒、以及非水电解液。电池盒容纳卷绕电极组件。非水电解液容纳在电池盒中。非水电解液包含内部电解液和外部电解液。内部电解液包含在卷绕电极组件的内部。外部电解液被收集在电池盒的底部处。内部电解液的粘度大于外部电解液的粘度。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可在重复的高速充电/放电应用中保持其电池特性在高水平处。
对于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通过从内部电解液的粘度减去外部电解液的粘度而获得的差优选大于0.1mPa·s。其支持在重复的高速充电/放电应用中甚至更可靠和安全地保持电池特性在高水平处。
在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内部电解液中的溶剂的组成与外部电解液中的溶剂的组成优选不同。在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内部电解液与外部电解液二者都优选包含碳酸二甲酯(DMC)作为溶剂组成,并且在外部电解液的溶剂中的DC的容积比优选高于在内部电解液的溶剂中的DC的容积比。在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在内部电解液中的溶剂与在外部电解液中的溶剂二者优选都是碳酸亚乙酯(EC)、DC、以及碳酸甲乙酯(EMC)的混合物。在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的外部电解液优选被收集在卷绕电极组件外部的电池盒的底部处。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方法,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电池盒、卷绕电极组件、第一非水电解液以及第二非水电解液。该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卷绕电极组件;在电池盒中容纳卷绕电极组件;在电池盒中建立真空并且以对应于在卷绕电极组件中的空隙的量将第一非水电解液注入电池盒;在注入第一非水电解液之后,将粘度低于第一非水电解液的粘度的第二非水电解液注入电池盒。在该实例中,可通过第一非水电解液来调整内部电解液的粘度,并且可通过第二非水电解液来调整外部电解液的粘度。如上所述,上文使得能够实现其中内部电解液粘度高于外部电解液粘度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显著性,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以及其中:
图1是示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2是示出安装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电极组件的图;
图3是示出在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期间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在锂离子二次电池放电期间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评估的电池的透视图;以及
图6是示出安装有二次电池(电池组)的车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在此提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实施例。当然不应该将在此描述的实施例解释为对本发明的特定限制。此外,已经被实施作为在每幅图中的示意的和尺寸的关系(长度、宽度、厚度等)的图中的每幅图不反映实际尺寸关系。已经将相同的参考标号分配给展示相同功能的构件和部分,并且已经省略或简化对其重复性的描述。
首先在此提供对锂离子二次电池10的描述,其是可应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结构的示例。其后是对在此提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描述。
《锂离子二次电池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4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