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定装置以及变矩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4241.2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藤原浩实;浅井比吕志;齐贺圣司;盐谷将悟;清水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F.C.C. |
主分类号: | F16H45/02 | 分类号: | F16H45/02;F16F15/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日本静冈县滨松市北***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装置 以及 变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动作油将来自引擎的驱动力放大并传达至输出轴侧的 变矩器内所设置的锁定装置及具备该锁定装置的变矩器。
背景技术
传统上,主要具备自动变速机的自走式车辆(所谓AT车)中,在引擎与变 速机间设有变矩器。变矩器经由动作油循环在彼此相向配置的泵叶轮与水轮 机转轮间,将来自引擎的驱动力放大并传达到达输出轴侧的机械装置。该变 矩器中,基于提升车辆的燃油消耗效率的目的而设有锁定装置。
锁定装置构成为使链接于水轮机转轮的离合器活塞对与泵叶轮作一体式 旋转驱动的变矩器盖进行接触或分开,且藉由离合器活塞接触变矩器盖,使 泵叶轮与水轮机转轮直接连结,而将泵叶轮侧的驱动力直接传达到水轮机转 轮侧。
该锁定装置中,为了衰减来自引擎的驱动力变化(也称为“扭矩变化”), 而在离合器活塞与水轮机转轮间设有线圈状的减振器弹簧。例如下述专利文 献1就揭示了一种锁定减振器机构(相当于锁定装置),其经由形成环状的中间 构件内的中间支撑部将彼此串行配置的减振器弹簧连结,以限制减振器弹簧 往活塞构件(相当于离合器活塞)的径向外侧移动。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9714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锁定减振器机构中,藉由中间支撑部彼 此连结的减振器弹簧整体上朝径向外侧移动的情形虽可作某种程度的限制, 但因有关藉由中间支撑部彼此连结的各个减振器弹簧未有任何限制,所以依 然会因朝径向外侧移动而和活塞构件摩擦,有磁滞扭矩増大且使引擎的扭矩 变化衰减性能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其目的在提供一种能够将因减振器弹 簧和离合器活塞摩擦所导致的磁滞扭矩加以抑制并提升引擎扭矩变化的衰减 性能的锁定装置以及变矩器。
发明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锁定装置具有:圆盘状离合器活塞,以可 与藉由引擎驱动力作旋转驱动的泵叶轮接触或分开的方式支撑;线圈状减振 器弹簧,沿圆周方向配置于离合器活塞;及连结体,将离合器活塞经由前述 减振器弹簧连结于经由动作油相向配置于泵叶轮的水轮机转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对减振器推压部,从两端部挟持并推压减振器弹簧,使减振器弹簧 的中央部向离合器活塞的径向内侧突出;及中间构件,形成有较前述减振器 弹簧中央部位在前述离合器活塞径向内侧的侧面向该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 部。另外,在此情况中,离合器活塞除了直接接触泵叶轮的情形外,也包含 经由与泵叶轮作一体式旋转驱动的构件(例如,变矩器盖)作间接式接触的情 形。
若依以此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特征,锁定装置中,由于减振器推压部会将 减振器弹簧的中央部向中间构件的突出部推压,所以,离合器活塞旋转驱动 时往减振器弹簧的径向外侧的移位及变形会被抑制。藉此作用,锁定装置可 将因减振器弹簧和离合器活塞的摩擦所发生的磁滞扭矩加以抑制,并且可使 引擎扭矩变化的衰减性能提升。特别是,为了使引擎扭矩变化有效衰减而使 用低弹簧系数的减振器弹簧的作法虽属有效,但低弹簧系数的减振器弹簧会 因收缩时的皱曲而容易在离合器活塞侧发生变形。但,若依本发明所涉及的 锁定装置,即使为低弹簧系数的减振器弹簧,也可有效地抑制往离合器活塞 侧的变形。
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特征为,在前述锁定装置中,前述一对减振器推压 部的至少一边形成为使离合器活塞的径向外侧部分相对于径向内侧部分向减 振器弹簧侧突出。
若依以此方式构成的本发明另一特征,锁定装置中,一对减振器推压部 的至少一边由于形成为使离合器活塞的径向外侧部分相对于径向内侧部分向 减振器弹簧侧突出,所以可以良好精确度推压减振器弹簧,使其向离合器活 塞的径向内侧突出。另外,一对减振器推压部也可构成为其至少一边仅接触 较减振器弹簧的轴线偏靠离合器活塞的径向外侧的部分。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特征在于,前述锁定装置中,前述中间构件的突出 部形成的突出量为:在前述离合器活塞的旋转数达到1500rpm的期间,在较前 述减振器弹簧中央部位在前述离合器活塞的径向内侧的侧面,前述突出部向 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C.C.,未经株式会社F.C.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4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