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变换单元、电力变换装置、以及电力变换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3414.9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0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服部幸男;上妻央;松元大辅;三间彬;川岛彻也;马渊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2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范胜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变换 单元 装置 以及 制造 方法 | ||
使对电力变换装置(2a)内的电力变换单元(101)的接触性提升。电力变换装置(2a)具有:电路连接部(151),其包括正极导体(152)、负极导体(153)、以及交流导体(154);功率半导体模块(111、112),其相对于电路连接部(151)位于特定方向,并与正极导体(152)、负极导体(153)以及交流导体(154)连接;以及电容器(121、122),其相对于电路连接部(151)位于特定方向,并与正极导体(152)以及负极导体(153)连接。正极导体(152)经由相对于电路连接部(151)位于特定方向的反方向的单元连接部(161)而与其他电力变换单元的正极导体连接。负极导体(153)经由单元连接部(161)而与其他电力变换单元的负极导体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力变换的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力变换装置中,因作为其主要部件的功率半导体模块所使用的功率半导体的技术革新,使得开关动作高速化,功率半导体中的损失降低。由此,能够使用于冷却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冷却器小型化,其结果为,实现了电力变换装置的小型化。特别是,具有电力变换装置的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无停电电源装置)面向数据中心而铺设于地价高的都市近郊,因此,希望设置面积减小。并且,为了有效利用铺设区域,UPS内的各电力变换装置设置成如下状态:侧面相互接近,背面接近墙壁。因此,考虑到维护时的作业性,希望能够从装置的前表面接触到搭载于装置内的设备或者部件类。
已知有使作业性提升的电力变换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在具有冷却翅片等冷却器的冷却块搭载了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功率模块单元、与电容器单元分别收纳于在电力变换装置的壳体内设置的两个划分区中。由此,使作业性得以提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942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力变换装置中,由于功率模块单元与电容器单元收纳于相互不同的划分区,因此连接功率模块单元与电容器单元的母线(bus bar)的电感变大。由此,伴有共振的脉冲电流变大,因此,为了允许脉冲电流而需要大容量的电容器,从而造成电力变换装置大型化。并且,连接各单元的作业性得到了提升,但是没有考虑针对单元内的功率模块以及电容器的接触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具有:电路连接部,其包括正极导体、负极导体以及交流导体;功率半导体模块,其相对于电路连接部位于特定方向,并与正极导体、负极导体以及交流导体连接;以及电容器,其相对于电路连接部位于特定方向,并与正极导体以及负极导体连接。正极导体经由相对于电路连接部位于特定方向的反方向的单元连接部而与其他电力变换单元的正极导体连接。负极导体经由单元连接部而与其他电力变换单元的负极导体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能够使对电力变换装置内的电力变换单元的接触性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例的UPS的结构。
图2表示整流器11的电路结构。
图3表示逆变器12的电路结构。
图4表示升压斩波器13的电路结构。
图5表示电力变换单元101的结构。
图6是表示电力变换部2a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电力变换部2a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电力变换部2a的结构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3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