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利用智能设备提供卡支付服务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3401.1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0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惠珍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20/32 |
代理公司: | 11421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施艳荣 |
地址: | 韩国全罗***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利用 智能 设备 提供 支付 服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利用智能设备提供卡支付服务的系统及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利用智能设备提供卡支付服务的系统,包括如下的要素而构成:读卡器,利用使用卡的用户的密码执行用户认证,并根据执行结果判断所述卡是否为伪造卡,且根据判断结果而从所述卡中获取卡信息,并对获取到的所述卡信息进行加密而发送;智能设备,在接收到加密的卡信息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接收到的所述卡信息、支付金额及加盟店信息的支付信息,并发送生成的所述支付信息;中继服务器,传输被发送的所述支付信息;支付处理服务器,当接收到所述支付信息时,基于包含在接收到的所述支付信息中的所述卡信息、所述支付金额、所述加盟店信息而处理卡支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支付服务提供方案,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智能设备而提供卡支付服务的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在获取到卡信息的情况下,对获取到的卡信息加密而基于被加密的卡信息来执行卡支付,而此时在获取卡信息的同时还接收用户的密码,从而利用该接收到的用户的密码来执行用户认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支付基础设施的扩展,基于信用卡、支票卡、借记卡等(以下,称之为信用卡)的卡支付的信用支付服务已普及。所述信用支付服务是一种利用电子支付基础设施的支付方式,在该支付方式中,用户通过卡支付购买产品或者服务之后,在还款日向信用卡公司等金融机构支付产品或者服务的使用贷款,而特许加盟店则采用基于电子支付基础设施的支付方式,其从金融机构领取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贷款。
通常,特许加盟店利用具备有读卡器的专用终端(以下,称之为卡终端)而执行信用卡支付。具备有读卡器的专用终端读取存储于信用卡磁条中的信息,并将包含该读取到的信息的支付信息发送到提供与卡支付相关的代理服务的VAN(附加价值网络业务:ValueAdded Network)公司的支付代理服务器,从而得到支付审核。通常,卡终端利用通过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而发送或接收支付审核电报的有线终端。
有线卡终端在固定的场所使用,而相反,在加盟店的移动销售人员移动各个地区而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情况下、或者快递公司的员工访问客户而直接接收产品或服务的付款的情况下、或者在加盟店内并不具备公用电话网或者互联网等通信网络设备的情况下,现有的有线式卡终端则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困难。为解决这种困难,最近开发了一种利用无线信号而发送或接收支付审核电报的无线卡终端,而且其利用率正处于增加的趋势。
这种无线卡终端被制作为用于信用卡支付的专用终端,因此其相对为高价,而且因加盟店的各个移动销售人员需要携带无线卡终端,因此在无线卡终端的管理和运营方面存在困难。
近来,利用智能终端的POS(点销售系统:Point Of Sales system)系统得到使用,而在使用现有的POS系统的情况下,会频繁地发生RFID等信息的假冒伪造(tamper)事故。此外,对信用卡的情况而言,经常会发生对收集到智能设备或者计算机的卡信息进行破解并将其暴露的事故。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的现有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智能设备而提供卡支付服务的系统,该系统在获取到卡信息的情况下对获取到的卡信息进行加密,并基于加密的卡信息来进行支付,且在获取卡信息的同时还一并接收用户的密码,并利用接收到的密码而执行用户认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智能设备而提供卡支付服务的系统,该系统在获取到卡信息的情况下,对获取到的卡信息进行加密,并基于加密的卡信息来执行支付,在此,在获取卡信息的同时还接收用户的密码,并利用该接收到的用户密码执行用户认证。
然而,本发明的目的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及的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可以通过下述的记载而理解未被提及的其他目的。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惠珍,未经郑惠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3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