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性和低温韧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53171.9 | 申请日: | 2014-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9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粕谷康二;村田忠夫;水田纱江;二村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6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张玉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延性 低温 韧性 优异 强度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78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并且延性和低温韧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业界,CO2排放限制等针对地球环境问题的对策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从确保乘客安全性的观点考虑,正在强化汽车的碰撞安全标准,并且正在进行能够充分确保乘车空间内安全性的结构设计。为了同时达到这些要求,有效的是,作为汽车的结构构件而采用抗拉强度为78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进而将其薄壁化而使车体轻型化。但是一般来说,若提高钢板的强度则加工性劣化,因此将上述高强度钢板应用于汽车构件时,加工性的改善是不可避免的课题。
作为兼具强度和加工性的钢板,已知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相变诱发塑性)钢板。作为TRIP钢板之一,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4所示,以母相作为贝氏体铁素体,含有残余奥氏体(以下有时表述为“残余γ”。)的TBF钢板(TRIP aided banitic ferrite)。TBF钢板中,通过硬质的贝氏体铁素体可获得高强度,并通过存在于贝氏体铁素体边界的微细的残余γ可获得良好的延伸率(EL)和延伸凸缘性(λ)。
除了上述特性以外,还要求提高高强度钢板的低温韧性,以便提高在低温下的碰撞安全性,但是已知TRIP钢板的低温韧性差,实际上完全没有考虑到低温韧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40178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274417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321236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32123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强度为780MPa以上、具有良好的延性且具有低温韧性优异的特性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延性以及低温韧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是以质量%计满足C:0.10~0.5%、Si:1.0~3.0%、Mn:1.5~3%、Al:0.005~1.0%、P:超过0%且0.1%以下、和S:超过0%且0.05%以下,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钢板,其要点在于,该钢板的金属组织包含多边形铁素体、贝氏体、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1)以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组织时,
(1a)所述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率a相对于金属组织整体为10~50%,
(1b)所述贝氏体由高温区域生成贝氏体和低温区域生成贝氏体的复合组织构成,
所述高温区域生成贝氏体中,邻接的残余奥氏体之间、邻接的碳化物之间、以及邻接的残余奥氏体与碳化物之间的中心位置间距离的平均间隔为1μm以上,
所述低温区域生成贝氏体中,邻接的残余奥氏体之间、邻接的碳化物之间、以及邻接的残余奥氏体与碳化物之间的中心位置间距离的平均间隔小于1μm,
所述高温区域生成贝氏体的面积率b相对于金属组织整体满足超过0%且80%以下,
所述低温区域生成贝氏体和所述回火马氏体的合计面积率c相对于金属组织整体满足超过0%且80%以下,
(2)以饱和磁化法测量的残余奥氏体的体积率相对于金属组织整体为5%以上,
(3)将由电子背散射衍射法(EBSD)测量的取向差3°以上的边界所包围的区域定义为晶粒时,由基于对该晶粒中的体心立方品格(包含体心正方品格)各晶粒进行解析的EBSD图像的清晰度获得的各平均IQ(Image Quality,花样质量)表示的分布满足下述式(1)、(2),
(IQave-IQmin)/(IQmax-IQmin)≥0.40(1)
σIQ/(IQmax-IQmin)≤0.25(2)
(式中,
IQave表示各晶粒的平均IQ全部数据的平均值,
IQmin表示各晶粒的平均IQ全部数据的最小值,
IQmax表示各晶粒的平均IQ全部数据的最大值,
σIQ表示各晶粒的平均IQ全部数据的标准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31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覆铝材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加工性和低温韧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