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2974.2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9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直树;仓田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12 | 分类号: | F16C33/12;F16C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适合于承受高负荷环境下的硬度且耐磨性优异的滑动构件。在该滑动构件中,用于将被滑动物支承为能够滑动的滑动层的表面在被实施喷丸处理之后使该滑动层的表面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滑动面,该滑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大于0μm且为2.0μm以下,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大于0μm且为7.5μm以下,表面硬度(Hv)为150~2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被滑动物支承为能够滑动的滑动构件。
背景技术
通常,在滑动面上,为了减少摩擦,期望滑动面是平滑的面。但是,当使滑动面为平滑的面时,虽然能够将摩擦阻力抑制得较低,但滑动面会产生某种程度的热,因而,有可能产生由所谓的烧粘(日文:焼き付き)而引起的固着(日文:凝着)。因此,要求滑动面具有适当的表面粗糙度。
以往,对滑动面实施喷丸而形成凹部的技术是公知技术,并公知有一种利用喷丸处理在滑动构件的滑动面上形成储油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488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通过对滑动面实施喷丸处理,能够在滑动面上形成储油部而使滑动面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从而能够具有良好的滑动特性。但是,在液压设备等承受高负荷的环境下,根据滑动面的硬度不同,有时不能保持由喷丸处理形成的凹凸形状,从而不能维持期望的滑动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适合于承受高负荷的环境下的硬度且耐磨性优异的滑动构件。
本发明人们着眼于提高被实施喷丸处理后的物体的表面硬度,发现一种具有适合于承受高负荷环境下的硬度和能够形成耐磨性等适当的储油部的表面粗糙度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构件,其中,在被实施了喷丸处理的滑动层的表面上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滑动面,该滑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大于0μm且为2.0μm以下,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大于0μm且为7.5μm以下,表面硬度Hv为150~250,该滑动面用于将被滑动物支承为能够滑动。为了在被实施了喷丸处理后的滑动层的表面上形成具有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凹凸形状的滑动面,例如,对滑动构件和与滑动构件成对的被滑动物进行对研处理,对研处理后的滑动构件和被滑动物成为一对而被使用。
在本发明中,利用具有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滑动面的凹凸形状来形成储油部。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对滑动层的表面实施喷丸处理,从而形成具有即使在承受高负荷的环境下也能够维持成为储油部的凹凸形状那样的表面硬度的滑动面。
优选的是,在喷丸处理中,使用由表面硬度Hv为280~600的铁类金属材料构成的、粒度为180μm~300μm的球形的清理材料,使喷射距离为50mm~150mm,使清理时间为5秒~30秒。
另外,优选的是,滑动层由喷丸处理前的表面硬度Hv为80~150的铜合金构成。并且,优选的是,滑动层的厚度大于0mm且为1.5mm以下。
在本发明的滑动构件中,通过使滑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大于0μm且为2.0μm以下且使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为大于0μm且为7.5μm以下而在滑动面上形成储油部,并通过使滑动面的表面硬度Hv为150~250,由此,即使在承受高负荷的环境下,也能够维持滑动面的凹凸形状。
由此,能够使滑动构件具有适合于承受高负荷的环境下的高硬度特性,并确保耐磨性,并且,在液压机械等领域中,由于耐气蚀(cavitation erosion)性优异,因此具有抑制滑动构件的固着、侵食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2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