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机叶片内冷却通道的布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2859.5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F·阿玛德;T·布尔兹驰;E·哈梅尔;G·E·昆泽;F·普罗腾;T·A·施奈德;H·特伊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机 叶片 冷却 通道 布置 | ||
1.一种涡轮机叶片内的多个冷却通道(6,7,9,11,12,13, 14,15,16,17)的布置(1),用于输送冷却流体,
其中所述冷却通道(6,7,9,11,12,13,14,15,16,17) 通过所述涡轮机叶片通往一个或多个冷却流体出口(18,19a-19g), 所述涡轮机叶片具有叶片根部(2)、叶片翼型尖端(4)、前缘(3) 和后缘(5),
其中所述冷却通道(6,7,9,11,12,13,14,15,16,17) 在特定点(8,10)彼此连接,并在其他区域彼此分离地延伸,使得 在一个冷却通道(6,7,9,11,12,13,14,15,16,17)的区域 内发生损伤涡轮机叶片的情况下,通过其他冷却通道(6,7,9,11, 12,13,14,15,16,17)的冷却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未受削弱,其中 至少一个冷却通道开始于靠近所述前缘(3)和靠近所述叶片根部(2) 的区域(8)内,并且作为对角通道(9)延伸通过所述涡轮机叶片进 入靠近所述后缘(5)和靠近所述叶片翼形尖端(4)的区域(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6, 7,9,11,12,13,14,15,16,17)彼此连接,使得当所述布置(1) 被流经时,冷却流体从一个冷却通道(6,7,9,11,12,13,14, 15,16,17)定期流动到另一个冷却通道(6,7,9,11,12,13, 14,15,16,17)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 道(6,7,9,11,12,13,14,15,16,17)通过多孔板或呈多孔 板方式的装置从所述涡轮机叶片的内壁分开,使得所述冷却流体基本 上垂直于所述涡轮机叶片的所述内壁到达所述内壁。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布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 一个冷却通道(6,7,9,11,12,13,14,15,16,17)开始于所 述叶片根部(2)处,在靠近所述前缘(3)的区域内。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布置(1),其特征在于,两个 冷却通道(6,7)开始于所述叶片根部(2)处,在靠近所述前缘(3) 的区域内,并终止于靠近所述叶片根部(2)的区域(8)内,并在该 情况下被彼此连接并连接到所述对角通道(9)。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布置(1),其特征在于,其他 冷却通道(11,13,14,15,16)从所述对角通道(9)中分支,
其中冷却通道(11,13,14)尤其在所述后缘(5)的方向上分 支和/或冷却通道(15,16)在所述叶片翼型尖端(4)的方向上分支。
7.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片翼型尖 端(4)的方向上延伸的冷却通道(15,16)所通往的冷却通道,平 行于所述叶片翼型尖端(4)延伸。
8.如前两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布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缘 (5)的方向上分支的冷却通道(11,13,14)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后 缘(5)延伸和/或在所述叶片翼型尖端(4)的方向上延伸的冷却通道 (15,16)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后缘(5)延伸。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结构(1),其特征在于,冷却 流体出口(19a-19g)存在于所述后缘(5)的区域中,在所述冷却流 体出口处冷却流体从所述涡轮机叶片内的区域传递到所述涡轮机叶 片外的区域。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布置(1),其特征在于,至 少一个冷却流体出口(18)存在于所述叶片根部(2),在所述后缘(5) 的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股份公司,未经西门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28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