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用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2274.3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9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纪彦;须藤干人;大岛安秀;重国智文;铃木威;中丸裕树;中川佑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B65D8/00;B65D25/34;C25D5/26;C25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用钢板。
背景技术
作为容器用钢板(罐用表面处理钢板),一直以来广泛使用被称为“白铁皮”的镀锡钢板。对于这样的镀锡钢板而言,通常将钢板浸渍于含有重铬酸等6价铬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或在该溶液中进行电解处理等铬酸盐处理,从而在镀锡表面形成铬酸盐被膜。
然而,由于近来的环境问题,在各个领域都有限制Cr的使用的动向,对于容器用钢板而言,也提出了若干代替铬酸盐处理的处理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表面处理金属板,所述表面处理金属板作为“不使用Cr、且与树脂密合性优异”的金属板([0013]),“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板的至少一面具有包含Zr及O的被膜,且该被膜的F量小于每一面0.1mg/m2”([权利要求1]),这里所谓的“金属板”是“电镀Sn钢板”([权利要求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46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美观的要求的增高,要求更进一步提高容器用钢板所要求的各种特性。
本发明人等对专利文献1公开的容器用钢板(表面处理金属板)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在层压了PET膜等树脂之后进行蒸煮处理时,有时对树脂膜的密合性(以下也称为“树脂密合性”)不足。
另外,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容器用钢板上用环氧酚醛类涂料形成涂膜之后,在给定条件下浸渍于番茄汁中时,有时发生涂膜剥离、生锈等,耐腐蚀性较差。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密合性和耐腐蚀性优异的容器用钢板。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容器用钢板的被膜含有特定量的特定成分,可以使树脂密合性和耐腐蚀性均良好,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5)。
(1)一种容器用钢板,其具有钢板表面至少一部分包覆有镀锡层的镀锡钢板、以及配置于所述镀锡钢板的所述镀锡层侧表面上的被膜,其中,所述被膜含有P、Zr、Ti及二氧化硅,所述被膜中,换算为所述镀锡钢板的每一面的P的附着量为1~10mg/m2,换算为所述镀锡钢板的每一面的Zr的附着量为1~40mg/m2,换算为所述镀锡钢板的每一面的Ti的附着量大于0.5mg/m2且小于10mg/m2,换算为所述镀锡钢板的每一面的Si的附着量为1~40mg/m2。
(2)上述(1)所述的容器用钢板,其中,所述被膜中,换算为所述镀锡钢板的每一面的Ti的附着量大于3mg/m2且小于10mg/m2。
(3)上述(1)或(2)所述的容器用钢板,其中,所述被膜的与所述镀锡钢板侧相反侧的最表面的Ti与Zr的原子比(Ti/Zr)为0.05~2.0,Si与Zr的原子比(Si/Zr)为0.1~3.0。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用钢板,其中,所述被膜的与所述镀锡钢板侧相反侧的最表面的P与Zr的原子比(P/Zr)为0.10以上且小于0.50。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用钢板,其中,所述镀锡钢板是使用表面具有含镍层的钢板而形成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树脂密合性和耐腐蚀性优异的容器用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180度剥离试验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容器用钢板
2 膜
3 钢板切下的部位
4 重物
5 剥离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容器用钢板〕
本发明的容器用钢板具有镀锡钢板、以及配置于镀锡钢板的镀锡层侧表面上的被膜。而且,该被膜含有特定量的P、Zr和Ti,另外还含有特定量的二氧化硅,由此使树脂密合性和耐腐蚀性均优异。
以下,对镀锡钢板及被膜的具体形态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镀锡钢板的形态进行说明。
<镀锡钢板>
镀锡钢板具有钢板和包覆钢板表面至少一部分的镀锡层。以下,对钢板及镀锡层的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22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