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52214.1 | 申请日: | 2014-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4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汪滔;尤中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B7/2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通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改进的通信终端(例如基站与无人飞行器)之间数据通信的系统及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所述系统及方法提供了上行链路数据如控制数据的鲁棒性传输以及下行链路数据如图形数据或其他感测数据的高带宽传输,同时避免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之间的相互干扰。
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2013年9月26日提交的CN201310446701.3号中国专利申请的权利。该中国专利申请列入本文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现代的无人飞行器因其体积小、灵活性强,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中,例如用于监视及跟踪、遥感、搜救、科学研究等。无人飞行器通常是用遥控装置无线控制及/或是由机载控制程序通过通信链路进行控制,通信链路的性能会对无人飞行器执行任务的安全性和效能产生直接影响。
根据数据传输方向的不同,无人飞行器通信链路可以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主要完成基站或遥控装置到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数据的传输,例如,用以实现无人飞行器的实时飞行姿态控制及/或指挥自动化。另一方面,下行链路主要完成无人飞行器到基站或遥控装置的遥测数据、图像数据及其他数据的传输。
目前,用于执行图像数据传输及控制数据传输的系统通常都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基站及无人飞行器均配备两套独立的装置,一套用于远程控制,另一套用于图像传输。这两个系统可以同时工作在同一个公共信道,分别实现远程控制及图像传输功能。然而,两套独立的装置可能会占据较大的空间,影响了便携性且提高了成本。
此外,图像传输系统与遥控系统同时工作可能会互相干扰,从而使遥控系统的稳定性下降,遥控的有效距离缩短。所述干扰可能还会使图像传输质量下降,使图像传输有效距离缩短。同时,图像传输系统与遥控系统还易于受到其他干扰源的干扰,从而进一步降低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有必要改进通信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本发明提供了通信终端之间数据通信的系统及方法。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处描述的系统及方法提供了具有鲁棒性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及高带宽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同时避免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之间的相互干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采用多个周期性重复的时分复用帧,每个时分复用帧包括多个子帧。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述多个子帧的第一子集,在第一数据带宽将上行链路数据从所述第一终端传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所述上行链路数据采用第一编码方式编码;及利用所述多个子帧的第二子集,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带宽的第二数据带宽将下行链路数据从所述第二终端传送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下行链路数据采用第二编码方式编码,所述第二编码方式不同于所述第一编码方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另一种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采用多个周期性重复的时分复用帧,每个时分复用帧包括多个子帧。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述多个子帧的第一子集,在第一数据带宽将上行链路数据从所述第一终端传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所述上行链路数据采用第一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及利用所述多个子帧的第二子集,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带宽的第二数据带宽将下行链路数据从所述第二终端传送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下行链路数据采用第二调制方式进行调制,所述第二调制方式不同于所述第一调制方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另一种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采用多个周期性重复的时分复用帧,每个时分复用帧包括多个子帧。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述多个子帧的第一子集,将上行链路数据从所述第一终端传送给所述第二终端;利用所述多个子帧的第二子集,检测与一个或多个信道相关的信道质量以选择工作频率;及利用所述多个子帧的第三子集,在所述工作频率将下行链路数据从所述第二终端传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2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控制电路
- 下一篇:蜂窝网络中的小区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