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1094.3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5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四郎;石川爱子;涉谷勇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G3/12;B60G3/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驱动 装置 | ||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1)包括:设置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一侧的电动机部(11A);设置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另一侧的轮毂部(11C);设置在所述电动机部以及轮毂部之间且对电动机部的输出旋转进行减速并向轮毂部传递的减速部(11B);以及第一臂部(34)。其中所述第一臂部(34)与构成减速部的外轮廓的减速部壳体(33)一体形成,所述第一臂部(34)从该减速部壳体向与轴线成直角方向突出且前端侧与车身侧部件可转动地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车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涉及一种将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于悬架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是由电力驱动的,因此不仅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小,而且因为它被安装在机动车的车轮内并驱动该车轮,因此,与发动机的机动车相比,在能够确保车厢空间上较为有利。作为用于将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安装到车身侧的悬架装置的结构,例如,已提出有向高位型双叉臂式悬架装置悬挂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技术(参照非专利文献1)。
在非专利文献1中,没有具体地公开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和高位型双叉臂式悬架装置之间的连接结构。如在日本特开2005-17841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在发动机车辆所使用的高位型双叉臂式悬架装置中,转向轮被安装于转向节,转向节与下臂和上臂连接。鉴于专利文献1,在非专利文献1中,轮内电机驱动装置被安装并固定于转向节。
除了上述,本申请人已经提出了日本特开2010-11601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壳体中,设有用于与悬架装置的拖曳臂连接的座部。该座部具有向下的平坦面以及垂直于平坦面地穿孔的内螺纹孔。进而,从拖曳臂延伸出的螺栓与内螺纹孔螺合,拖曳臂与座部的平坦面贴合,悬架装置被连接固定于拖曳臂。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村田智史,“139-20105175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的开发”,学术讲座集打印No.28-10,社团法人机动车技术会,2010年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84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160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非专利文献1中,在安装固定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和转向节时,为了确保安装强度,必须增大两者间的安装部分的厚度,另外,必须使用较多数量的螺栓和螺母,整体重量增加。如此,会造成悬挂装置的簧下质量变大从而损害乘坐舒适性的性能。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增加重量地向悬架装置安装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结构。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部,其设置于所述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一侧;轮毂部,其设置于所述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另一侧;减速部,其设置于所述电动机部与所述轮毂部之间,对所述电动机部的输出旋转进行减速并向所述轮毂部传递;第一臂部,与构成减速部的外轮廓的减速部壳体一体形成,从该减速部壳体向与轴线成直角方向突出且前端侧与车身侧部件可转动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10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驱动的车辆的蓄能器系统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