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以连铸连轧工艺制造金属带材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50884.X | 申请日: | 2014-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5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T·伦克尔;C·门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SMS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2D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苏娟 |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铸连轧 工艺 制造 金属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以连铸连轧工艺制造金属带材(1)的方法,在其中,首先在铸造机(2)中铸造铸锭,并且将该铸锭运输给在带材的输送方向(F)上后置的精轧机(3)且在此进行轧制,
其特征在于,
在生产故障和完全停止输送铸锭或带材(1)或输送铸锭或带材(1)的速度小于1m/min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步骤:
a)在第一部位(4)处剪断带材(1);
b)在第二部位(5)处剪断带材(1),其中,所述第二部位(5)与所述第一部位(4)在输送方向(F)上的距离在0.1m和5.0m之间;
c)从输送线移开切除的带材区段,以在所述带材(1)中提供空隙(6);
d)将带材材料从在输送方向(F)上在所述第一部位(4)之前的区域继续输送到所述空隙(6)的区域中;
e)切下根据步骤d)继续输送的带材材料的多个区段,并且从输送线移开所述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位(5)在输送方向(F)上位于所述第一部位(4)之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4、5)处在所述铸造机(2)和所述精轧机(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4、5)处于在输送方向(F)上直接紧随所述铸造机(2)的粗轧机(7)和在输送方向上紧随所述粗轧机(7)的炉子(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4、5)处于在输送方向(F)上紧随所述铸造机(2)的炉子(8)和所述精轧机(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建立切口,使用唯一的切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建立切口,使用摆剪或能运动的门式剪。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权利要求1的步骤d)和步骤e),直至为所述铸造机(2)清除带材材料,或在所述铸造机(2)中,限定的长度区段没有带材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第一切断装置(9)执行权利要求1的步骤a)至c),并且借助于第二切断装置(10)执行权利要求1的步骤d)和e),其中,两个切断装置在输送方向(F)上看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带材材料从所述精轧机(3)中逆着输送方向(F)输送到至少一个切断装置的区域中,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切断装置中切下输送的带材材料的多个区段,并且从输送线运走所述区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切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相邻地布置有用于将矫直力施加到带材材料上的器件(11),利用该器件可将力垂直地施加到带材材料的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第一切断装置(9)的多于两次的剪切建立所述空隙(6)。
13.一种用于以连铸连轧工艺制造金属带材(1)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铸造机(2)、至少一个炉子(8)、用于带材(1)或制成所述带材(1)的铸锭的第一切断装置(9)和第二切断装置(10)、精轧机(3)、冷却区(12)、飞剪(13)和卷取机装置(14,15),其中,包括中央故障报告系统(16),该中央故障报告系统与所提及的设备构件相连接,并且能监测所述设备构件的过程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切断装置(9)和/或所述第二切断装置(10)构造成,能在沿输送方向(F)相邻的两个部位上切断带材(1)或制成所述带材(1)的铸锭,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故障报告系统(16)构造成,一旦探测到在设备构件处的质量流的异常超过预定的公差范围,便激活第一切断装置(9)和/或第二切断装置(1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部位在输送方向(F)上至少间隔开20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方向(F)上在所述第一切断装置(9)和/或所述第二切断装置(10)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能竖向运动的辊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S集团有限公司,未经SMS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088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