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及处理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0486.8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堀井真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器具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窥镜中使用的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及处理器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疗领域中,在对患者等被检体的脏器进行观察时使用了内窥 镜系统。作为这种内窥镜系统,公知有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包括:插入部, 其具有挠性且构成为细长形状,并向被检体的体腔内插入;摄像元件,其设 于插入部的顶端并拍摄体内图像;以及外部装置,其借助线缆连接于插入部, 进行摄像元件所拍摄的体内图像的图像处理,并使体内图像显示于显示部 等。医生等通过一边观察由摄像元件拍摄的体内图像一边向插入部内插入处 理器具并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对被检体的体内实施预定的处理。
作为在内窥镜系统中使用的处理器具,可列举线环型的处理器具。线环 型的处理器具构成为由线形成的功能体以插拔自如的方式贯穿于筒状构件 的结构。具体地说,作为功能体,可列举圈套器,其构成为顶端部呈环状弯 曲的形状,将该线收纳于筒状构件并缩小圆环的直径来进行捕捉,向线通入 高频电流而对组织进行烧切。
另外,作为功能体,可列举取石篮型钳子,该取石篮型钳子将构成为中 央部弯曲的形状的多条线构成为以相对的线彼此向相反方向弯曲的状态固 定了端部彼此的取石篮状,将该线收纳于筒状构件并缩小取石篮所形成的内 部空间来进行捕捉。在该功能体中,多条线的端部通过硬钎焊而固定(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1)。
在此,近年来,上述功能体中的线为了提高基于向筒状构件的插拔的形 状再现性而使用了镍-钛合金等超弹性合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6291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存在有镍-钛合金等超弹性合金有可能因润湿性而难以进行由焊 料对线彼此的固定、或者即使在能够进行固定的情况下由于硬钎焊时的加热 而使形状记忆性等超弹性特性发生变化这样的问题。因此,期望的是,在维 持着由超弹性合金形成的线的超弹性特性的状态下将线彼此固定。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着线 的超弹性特性的状态下将线彼此固定的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及处理器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用于制 造处理器具,该处理器具包括:功能体,其具有使用由具有超弹性的材料形 成的线材而成的、构成为预定的形状的至少一条弹性线和分别形成有能够供 该弹性线贯穿的贯穿孔且至少将所述弹性线的基端部收纳于该贯穿孔内并 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管部,其构成为能够收纳所述功能体的管状;以及操作 部件,其用于进行所述功能体相对于所述管部的插拔动作,其特征在于,该 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包括:插入步骤,向所述固定部的贯穿孔内插入所述弹 性线的基端部;形成步骤,在所述弹性线的基端部形成能够卡定于所述固定 部的贯穿孔的卡定部;以及固定步骤,在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弹性线的基端 部。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的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 述形成步骤中,利用电弧放电将所述弹性线的顶端熔融而形成所述卡定部。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的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 述形成步骤中,通过按压所述弹性线而使其变形,从而形成所述卡定部。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的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 述形成步骤中,使所述弹性线的顶端弯曲而形成所述卡定部。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的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 述固定步骤中,对所述贯穿孔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密封。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的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 述固定步骤中,通过从外部施加负荷而使所述贯穿孔的直径缩小。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的处理器具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 述固定步骤中,将连接于所述操作部件并用于操作所述功能体的动作的操作 线和所述弹性线的基端部一起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0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