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先进耦合的不均匀参数量化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0109.4 | 申请日: | 2014-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1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H·普恩哈根;P·埃斯特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比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35 | 分类号: | G10L19/035;G10L19/0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宿小猛 |
地址: | 荷兰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先进 耦合 不均匀 参数 量化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9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877,166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
技术领域
本文中的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音频代码化(coding)。特别地,本公开涉及在用于音频信号的参数化空间代码化的系统中使用的参数的感知优化的量化。
背景技术
当参数化立体声(PS)代码化工具被利用时,低比特音频代码化系统的性能对于立体声信号可以得到大幅改进。在这样的系统中,单声道信号通常使用现有技术的音频编码器被量化和传递,立体声参数在编码器中被估计和量化,并且被作为附加信息添加到比特流。在解码器中,在立体声参数的帮助下从解码的单声道信号重构立体声信号。
存在若干可能的参数化立体声代码化变型。因此,存在几种编码器类型,并且除了单声道下混之外,它们还产生不同的立体声参数,这些立体声参数被嵌入在产生的比特流中。用于这样的代码化的工具也已经被标准化。这样的标准的示例是MPEG-4Audio(ISO/IEC 14496-3)。
一般地音频代码化系统背后的、特别地参数化立体声代码化背后的主要构思、以及该技术领域的几个挑战之一是:最小化必须在比特流中从编码器传送到解码器的信息量,同时仍获得良好的音频质量。比特流信息的高压缩水平可能导致不可接受的声音质量,这或者是因为计算过程复杂并且不足,或者是因为信息在压缩过程中已经丢失。另一方面,比特流信息的低压缩水平可能导致容量问题,这也可能导致不可接受的声音质量。
因此,需要改进的参数化立体声代码化方法。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其中:
图1公开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参数化立体声编码和解码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与图1的参数化立体声编码系统的编码部分中的立体声参数的处理相关的框图;
图3呈现与图1的参数化立体声编码系统的解码部分中的立体声参数的处理相关的框图;
图4示出作为立体声参数之一的函数的缩放因子s的值;
图5公开(a,b)平面中的不均匀量化器和均匀量化器(精细和粗略),其中,a和b是立体声参数;以及
图6呈现如下示图,该示图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与不均匀精细和不均匀粗略量化相比较的、均匀精细量化和均匀粗略量化的例如平均参数化立体声比特消耗量。
图7公开了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的参数化多声道编码和解码系统的框图。
所有的图都是示意性的,并且通常仅示出了对于阐明本公开必要的部分,而其他部分则可以被省略或者仅仅被建议。除非另有指示,否则相似的标号在不同的图中指代相似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以上,一个目的是提供如下这样的编码器、解码器、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系统、以及相关联的方法,它们提供代码化音频信号的提高的效率和质量。
1.概述——编码器
根据第一方面,示例实施例提出了用于编码的编码方法、编码器和计算机产品。所提出的方法、编码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常可具有相同的特征和优点。
根据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音频编码器中的用于与音频信号的参数化空间代码化相关的参数的量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至少接收将被量化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基于具有不均匀步长大小的第一标量量化方案对第一参数进行量化以获得被量化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不均匀步长大小被选择为使得较小的步长大小用于人类声音感知最灵敏的第一参数的范围,并且较大的步长大小用于人类声音感知不太灵敏的第一参数的范围;使用第一标量量化方案对被量化的第一参数进行反量化以获得被反量化的第一参数,所述被反量化的第一参数是第一参数的近似;访问将被反量化的第一参数的值映射到随着与被反量化的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步长大小而增大的缩放因子上的缩放函数,并且通过使被反量化的第一参数经受所述缩放函数来确定缩放因子;并且基于该缩放因子和具有不均匀步长大小的第二标量量化方案对第二参数进行量化以获得被量化的第二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比国际公司,未经杜比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01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