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内水分保持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480049787.9 | 申请日: | 2014-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8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健太郎;柳乐明佳;山田成臣;山地健人;伊藤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明治 |
| 主分类号: | A23L33/19 | 分类号: | A23L33/19;A23C9/152;A23L2/38;A23L2/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照明;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内 水分 保持 | ||
发明背景
本专利申请,基于在先提交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3-189695(申请 日:2013年9月12日)主张优先权。将该在先专利申请中的全部公开内容 通过引用作为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处于难以保持体内水分的环境和/或状态的对象(主体) 的体内水分保持剂。
背景技术
不仅是在运动时、烈日下的作业时,而且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进行睡 觉等的室内日常活动也会容易发生脱水、中暑。特别是体液(包含水和电解 质的体内总水分量)减少、并且对于水分的摄取很重要的饭量也容易降低的 高龄老人、容易受到温度影响的小孩(0~15岁),发生了脱水症状也难以被 注意到、慢慢地变成脱水病症,这种由所谓隐性脱水所导致的中暑成为严 重问题。
作为中暑的对策,将通过运动、作业、日常活动等产生的热有效释放 到体外、调节体温是必要的。并且,作为该热释放伴随着以下现象:为了 通过将热传导到外面而进行热释放,皮肤的血液流量增加,并且为了通过 汗的蒸发而进行热释放,出汗量增加。这里,作为中暑的对策(预防和缓和), 需要向体内补充水分,有效保持体内水分。
运动饮料是为了补充运动消耗的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和通过发汗而丢失 的水分和钠等电解质的一种清凉饮料水,市售有各种各样的。但是,运动 饮料,由于追求口感、喉咙通过感等的喜好性,所以大多都是由糖类等碳 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对口感、喉咙通过感等影响少的成 分组成。此外,从口感方面考虑,多将钠浓度设定得较低。
经口补水液(OralRehydrationSolution、ORS)是为了治疗由于钠大量 丢失而引发腹泻的霍乱中的脱水而开发的饮料。是含有较多钠的饮料,多 被调整成渗透压比体液低、成低渗透(低渗透液)。但是将被设计成是用于 治疗伴随呕吐、腹泻的病态脱水的经口补水液用于正常人的运动、作业、 日常活动时的水分补充,则有时会诱发高钠血症,长期会诱发高血压。此 外,经口补水液,由于钠浓度高,所以咸味大,存在难以入口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暴露于使消化器官发生障碍的物质的患者的消化 器官障碍的发病或再发的预防或治疗方法,包含使所述患者施用含有乳蛋 白的经口剂的工序。但是由于在消化器官障碍中丢失大量的钠,所以在专 利文献1中记载的组合物的钠浓度与ORS同样地设定较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135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这些用于补充水分的饮食品被指出存在以下问题:虽然水 分吸收快,但水分不能长时间保持在体内。实际上,本发明人对运动饮料 的摄取后的状态进行调查后,明白了其摄取后以尿的形式被排出的量(排尿 量)多(参照实施例2)。
虽然这样的用于补充水分的饮料已经知道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其摄取 后不容易以以尿的形式被排出、在能够长时间保持体内水分的、水分利用 高效的体内水分保持剂尚不为人知道。
本发明人这次意外地发现了,如果摄取含有水和作为固体成分的至少 蛋白质、灰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混合物,则摄取的水分能够长时间不以尿的 形式被排出,即能够长时间保持水分在体内,从而开发出体内水分保持剂, 所述混合物中根据情况有时还含有脂质。此外,该体内水分保持剂是喜好 性高的爽快感(清爽感)。本发明基于这些认识而完成。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保持体内水分的体内水分保持 剂。
本申请提供以下的发明。
【1】.一种体内水分保持剂,用于处于难以保持体内水分的环境和/或 状态的对象,含有包含蛋白质、灰分和碳水化合物的固体成分作为有效成 分,
固体成分中蛋白质含量为4.0~98.4重量%、灰分含量为0.26~76.9 重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为0.90~94.8重量%。
【2】.一种体内水分保持剂,用于处于难以保持体内水分的环境和/ 或状态的对象,作为有效成分含有作为固体成分的蛋白质、灰分和碳水化 合物、以及水,
体内水分保持剂中的蛋白质含量为0.5~9.0重量%、灰分含量为 0.05~2.0重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为0.1~10.0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明治,未经株式会社明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9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