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反馈协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9493.6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9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S·韦玛尼;B·田;R·坦达拉;S·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52 | 分类号: | H04B7/0452;H04B7/0417;H04B7/0456;H04B7/06;H04L1/00;H04L5/00;H04L27/26;H04L1/16;H04L1/18;H04W72/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袁逸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户 输入 输出 mu mimo 反馈 协议 | ||
1.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
从无线网络的接入点向所述无线网络的多个站中的第一站发送包括前置码、数据部分和触发数据的分组,在所述分组中所述前置码在所述数据部分之前,在所述分组中所述数据部分在所述触发数据之前,所述触发数据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站响应于接收所述分组而执行信道测量,其中所述触发数据包括未经预编码的全向数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站在所述分组被发送之后加入所述无线网络的波束成形组;
当所述第一站加入所述波束成形组时,在所述接入点处从所述第一站接收包括与所述触发数据相关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数据不同于所述前置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从所述第一站接收,而无需轮询所述多个站中的个别站来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其中所述接入点将经波束成形数据发送到所述多个站中的一个或多个站,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站中的至少一个站包括被配置为从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经波束成形数据的移动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全向长训练字段(LTF)。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包括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分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包括清除传送(CTX)分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的所述前置码指示所述触发数据被包括在所述分组中,并且其中所述前置码包括高效Wi-Fi(HEW)前置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标识所述多个站中的至少一个站,将所述接入点标识为所述分组的源,或者标识所述多个站中的至少一个站且将所述接入点标识为所述分组的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多个站发送至少一个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分组,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MU-MIMO分组包括针对所述多个站中的特定站的数据,其中所述针对特定站的数据基于从所述特定站接收的特定反馈信息来预编码。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高效Wi-Fi(HEW)标准来操作,并且其中所述分组包括HEW MU-MIMO分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被包括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分组或正交频分多址(OFDMA)分组中,所述MU-MIMO分组或OFDMA分组包括来自所述多个站中的至少一个其他站的第二反馈信息。
12.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无线网络的接入点的发射机,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将分组发送到所述无线网络的多个站,所述接入点和所述多个站中的每一个站被配置为使用波束成形技术进行通信,所述分组包括前置码、数据部分和触发数据,在所述分组中所述前置码在所述数据部分之前,在所述分组中所述数据部分在所述触发数据之前,所述触发数据被配置为使所述多个站中的第一站响应于接收所述分组而执行信道测量,其中所述触发数据包括未经预编码的全向数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站在所述分组被发送之后加入所述无线网络的波束成形组;以及
所述接入点的接收机,所述接收机被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站加入所述波束成形组时,从所述第一站接收包括与所述触发数据相关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被进一步配置为将经预编码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站,其中所述经预编码数据是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来预编码的,并且其中从所述第一站接收所述反馈信息而无需轮询所述多个站中的个别站来获取所述反馈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94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