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加湿器和喷雾器模块在审
| 申请号: | 201480048619.8 | 申请日: | 2014-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3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M·菲奇;A·恩杜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尼科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6/12;F24F6/00;F24F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胡强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加湿器 喷雾器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加湿器及用于空气加湿器的换能器模块。
背景技术
用于内部空间的空气加湿的多个空气加湿器所采用的原理是雾化或喷雾原理。为了由极小的水滴产生雾,在这种喷雾器中例如使用被水覆盖的换能器薄板,其被激励超声振动。
但这样的喷雾器具有如下缺点,存在于水中的病菌将被一同雾化。因此,非常频繁地更换储水必然伴随着水容器的彻底清洁。
已知提供用于水容器的制剂,其对水释放银离子且通过这种方式起到抗菌作用。但银制剂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此外,也有反对使用银的不同想法,尤其对于如下情况,银进入废水且在那里可能不利地影响到净化设备中的细菌。
因此缘故,较早提出了这样的空气加湿器,其基于借助紫外射线照射、具体说是UVC(短波紫外线)光照射的杀菌来实施。
但这对空气加湿器的设计师提出如下要求,如此布置辐照源,即所述辐照源有效地对待雾化液体的至少大部分进行杀菌,此时要经济地运用资源且也使空气加湿器制造成本过高。
US4,630,475示出具有水槽的空气加湿器,其中该水槽具有窗,水槽可通过窗被照射。为了照射水槽中的水,可使用紫外灯,据作者所知,这防止了水槽中的和雾化腔中的细菌生长。
US5,859,952示出具有水槽、水弥散单元和其间管线的空气加湿器。紫外灯如此布置,管线内的水在从水槽至弥散单元的线路中被照射紫外线。所述弥散单元是蒸发器,但也可以是超声雾化器或气化装置。
US2013/0249126示出具有环形辐照体的雾化-空气加湿器。来自水槽的水在设于管内的UV光源旁经过到达贮水器。在贮水器的与该管对置的一侧设有将水雾化的两个超声换能器。因此US2013/0249126也有如下教导,在从水槽至弥散单元的路线上对待雾化的水杀菌。
在水槽内或在用于弥散单元的水容纳部的管线内对水杀菌有如下缺点,在所述水容纳部中也可形成细菌,杀菌不包含这些细菌。这尤其在两次插入空气加湿器之间的休息时间较长时是有意义的。
此外,KR20120040513示出一种雾化-空气加湿器,在此设有处于弥散单元下游且以合适方式布置在弥散单元上方的紫外光源。根据KR20120040513的雾化-空气加湿器设有两个UV-LED模块。第一UV-LED模块位于排出口且对排出口处的已雾化的水杀菌。具有光导杆的第二UV-LED模块位于水槽中。KR2005102317也示出在超声喷雾器上方的多个UV-LED。
WO2008/002123示出用于装入盖中的雾化-空气加湿器。该空气加湿器具有两个壳体部,其中,上壳体部固定在盖上且支承真正的喷雾器,下壳体部以水容器形式构成,其被固定在上壳体部上且可无工具地从上壳体部被取下。该文献提到如下可能性,UV灯安装在贮水器附近以便既照射贮水器中的液体,又照射其附近的空气。具体说,所述UV灯被固定在装有喷雾器的杆上,所述灯因此属于上壳体部。
具有在喷雾器上方的单独装入的LED模块的附加件提供了解决前述问题的可能,做法是直接杀菌雾化水。但为了高效而必需为此使紫外光源在运行期间以相对高的强度持续运行。此外,安装并非微不足道且决定了光源电引线延伸至在喷雾器上方的在运行期间是潮湿的出口区域。随之而来的就是必须有与现有空气加湿器相比的全新的壳体构造。
可能由于现存原理的缺点,借助于紫外线照射对雾化-空气加湿器中的待雾化水进行杀菌的原理至今未被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雾化-空气加湿器,其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其使对已雾化的水进行有效杀菌成为可能。
该空气加湿器具有贮水器和带振动元件(如振动板)的喷雾器模块,振动元件可被激励做超声振动。此外,该振动元件在空气加湿器正常运转期间被水覆盖。在该振动模块上方的充水区域接下来被称作“存水区域”。借助合适的机构确保水从贮水器补流入存水区域,从而使振动元件被水覆盖大致保持恒定。这在大多数实施方式中是无泵实现的,从而几乎保持恒定的存水区域水平面比水槽底部更低或至少未明显高于水槽底部。
该振动元件具有例如激振件(所述元件可由激振件组成或具有其它元件,例如由其它材料制成的可激振的振动体)。所述激振件例如被构造成变换器(换能器),尤其构造为声音变换器如压电变换器。在激振件上加有相应形成期望振动的激励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尼科股份公司,未经博尼科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8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