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具有密封带的过滤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8515.7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T·海丽盖德;G·福克;E·施瓦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BWF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志刚;赵蓉民 |
地址: | 德国巴伐***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工业 粉尘 去除 具有 密封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过滤器、制造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过滤 器的方法和用于制造这种过滤器的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过滤器用于从气体中消除细微分布的固体外来物 质。它们用于大多数各种工业场所的工厂中(例如,沥青混合工厂、生物质 加热工厂、化学药品工业的工厂、在食品工业中或在废热处理工业中)。在所 有这些工业场所中,高浓度的粉尘微粒经常发生。工业粉尘是非常多样化的, 并且通常具有0.1与1000μm之间的微粒尺寸。粉尘过滤器负责从粉尘微粒清 洁气流。这些过滤器在工业粉尘去除中以不同的形式被使用。经常地,所谓 的过滤管被使用,即具有管状过滤器主体的过滤器。在粉尘去除装置中,过 滤管被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稳定过滤管并且使它们保持形状。在粉 尘去除装置中,过滤器将粗(crude)气体侧与干净气体侧分开,即具有高浓 度的粉尘微粒的气体存在于过滤器的一侧,在过滤器的另一侧的粉尘微粒的 浓度明显降低。在理想的情况下,在过滤器的另一侧的粉尘微粒的浓度应当 是可以忽略的或几乎可以忽略的。为了粉尘去除,气体因此通过过滤器从粗 气体侧流向干净气体侧。在该过程中,优选地,粉尘微粒的大部分在过滤器 处被去除。
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过滤器因此一般具有非常微细孔隙的过滤介质。所 需的孔隙的尺寸取决于过滤器的使用场所。由过滤器捕获的粉尘越细,孔隙 必须越小。为了实现特定的过滤器性能,因此强制地需要过滤器不包含任何 意外的泄漏。
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过滤器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它们通常包含织物 材料。这种织物材料可以是大多数不同纤维的薄织物,例如,玻璃纤维、聚 四氟乙烯(PTFE)纤维或其他聚合物纤维。这些薄织物经常面对针刺的聚合 物短纤维,使得毛毡产生。这些聚合物短纤维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组成,尤 其由PTFE组成。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典型过滤器因此包含在其一侧或两侧上 支承一层针刺的聚合物短纤维的支撑薄织物。过滤器可以额外地包含例如被 层压在针刺毛毡上的薄膜。薄膜可以尤其为PTFE薄膜。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 典型过滤器的另一示例是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优选地(可能部分地)被 提供有PTFE的修整,并且所述玻璃纤维具有被层压在其上的PTFE薄膜。
通常以网状材料的形式可利用的扁平过滤介质经常作为用于过滤器的原 始材料。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过滤器通过缝制由该网状材料制成。为了该目 的,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部件从网状材料切割而来,所述部件然后以期望的形 状被组装。例如具有圆柱形形状的过滤管通常由至少两个过滤部件组装。过 滤套筒由矩形过滤部件形成,其两个相对侧在接缝处被接合。圆形过滤部件 用于封闭圆柱底部。为了该目的,它与第一过滤部件连接。
圆形形状对于底部不是强制的,扁平管或在底部处被简单缝合的管也存 在。具有在某种程度上对应于梯形形状的切口的圆锥形管形状也是可能的。
取决于网状材料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可以在制造期间被用于将从网状材 料获得的过滤器的部件接合至例如过滤管。如果网状材料具有高比例的热塑 性聚合物(诸如聚酯(PES)或聚苯硫醚(PPS)),至少过滤管的纵向缝接/ 接缝(seam)可以尤其通过热空气、热楔或超声来结合,并且因此被设计为 不能渗透微粒。在不能被热塑性地接合的材料(诸如PTFE毛毡或玻璃纤维) 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以便缝合过程被规律地采用。
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典型过滤器因此包含多个缝接。这些缝接中的每一 个反过来包含多个针刺孔,缝合线被引导通过所述多个针刺孔。这涉及微粒 (尤其是细微粒)的穿越通道由针刺孔形成的风险,因为缝合线仅部分地填 充缝合孔的内部并且在横截面中覆盖缝合孔。更细的针的使用受缝合线和其 由于强度的原因所需的厚度限制。针刺孔因此可能会产生过滤器可察觉地包 含很难控制的泄漏的高可能性。
针和穿刺孔因此具有由系统引起的基本上比缝合线更大的直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这种用于工业粉尘去除的过滤器,使得微粒 穿过缝合通道的风险被消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WF泰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BWF泰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8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