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8289.2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土田刚史;宫崎达也;石野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9/00 | 分类号: | C08L9/00;B60C1/00;C08K3/04;C08K3/06;C08K3/36;C08L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王金英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神户***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组合物 充气轮胎 充油 重均分子量 胎面 苯乙烯结合量 燃料经济性 稀土催化剂 耐磨性 二氧化硅 平衡改善 湿抓地性 橡胶固体 乙烯基 顺式 炭黑 合成 | ||
提供了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由特定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从而在具有优异耐久性的同时,实现了其在燃料经济性、湿抓地性和耐磨性间的平衡改善。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顺式含量为95mol%以上、乙烯基含量为1mol%以下以及重均分子量为530,000以上的充油BR;苯乙烯结合量为30‑50质量%、重均分子量为700,000以上的SBR;二氧化硅;以及炭黑;所述充油BR使用稀土催化剂合成;基于100质量%的橡胶固体,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10‑67质量%的包含在充油BR中的BR组分,以及10‑50质量%的SBR。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由特定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
背景技术
轮胎胎面需要具有以下性能:包括湿抓地性、燃料经济性、和耐磨性。耐磨性对于月均英里数较高的北美市场的用户是特别重要的。因此,在维持湿抓地性和燃料经济性、甚至成本的同时,存在提高耐磨性的需求。
一般而言,二氧化硅配方具有良好的湿抓地性,但是其在耐磨性方面次于炭黑配方。一种提高耐磨性的可能方法是通过增加二氧化硅含量、或通过使用具有优异耐磨性的细颗粒二氧化硅或通过使用能够强力结合聚合物的硅烷偶联剂而实现。然而,上述方法将增加硅烷偶联剂的成本。因此,期望通过改善聚合物或软化剂来加强耐磨性。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其通过添加软化点为-20℃至45℃的液态树脂和特定二氧化硅来改善所述轮胎胎面的耐磨性、燃料经济性和湿抓地性。就在考虑成本的同时改善这些性能方面,该橡胶组合物仍然存在改善的空间。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3-053296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以及提供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包括由特定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从而在具有优异耐久性的同时,取得燃料经济性、湿抓地性和耐磨性方面的平衡改善。
解決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顺式含量为95mol%以上、乙烯基含量为1mol%以下且重均分子量为530,000以上的充油聚丁二烯橡胶;苯乙烯结合量为30-50质量%且重均分子量为700,000以上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二氧化硅;和炭黑;其中所述充油聚丁二烯橡胶使用稀土催化剂合成;基于100质量%的橡胶固体,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10-67质量%的包含在充油聚丁二烯橡胶中的聚丁二烯橡胶组分,和10-50质量%的所述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优选地,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固体,二氧化硅的含量为15-125质量份,炭黑的含量为3-70质量份,以及二氧化硅和炭黑的合计量为60-135质量份。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固体,源自交联剂的硫的总量优选为0.5-1.4质量份。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优选为重均分子量为900,000以上的充油乳液-聚合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固体,额外添加的油含量优选为7质量份以下。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固体,所述橡胶组合物优选包含10质量份以上的炭黑,且所述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30m2/g以上。
发明的有利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由橡胶组合物形成胎面,故它能够在具有优异耐久性的同时,取得燃料经济性、湿抓地性和耐磨性方面的平衡改善,其中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预定含量的特定充油聚丁二烯橡胶、特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二氧化硅、和炭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82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