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描述位于三维成形部件表面上的箔片的数据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7471.6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3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本杰明·容布卢特;奥利弗·施塔尔胡特;迈克尔·梅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内克-凯利科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5/04;B29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张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描述 位于 三维 成形 部件 表面上 数据 方法 | ||
用于产生用来对位于一个三维成形的部件表面上的箔片进行描述的数据组的方法,其中使用通过一个箔片的流变性能的计算机辅助的模拟和建模测定的、相对于变形之前状态的变形之后的层厚度分布的数据,以便改变对变形后的、即成形于该部件表面上的箔片的微观结构的进行描述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生描述位于三维成形的部件表面上的箔片的数据组的方法,其中该箔片在铺设到该部件上之前设置有一个微观结构(即一个可见的精密结构)、尤其一个压花或印痕,并且在生产该部件时参照其最初的且铺设到该部件表面上之前存在的尺寸和厚度分布呈三维地拉伸和延展,该拉伸和延展是通过在适当时在提供压力和热量的情况下贴靠到该部件表面处,其中首先通过在铺设到该部件表面上时箔片材料的流变性能的计算机辅助的模拟和建模,测定通过平行于箔片平面的拉伸和延展并在层厚度方面(即在所有三个轴中)实现的箔片的几何形状的改变,并且以第一数据组的形式来提供。
背景技术
人们通常可以看到作为在汽车内部空间中的表面设置有例如热塑性箔片的三维成形部件表面。这些箔片经常设置有同样微观三维构造化的上表面(压花、印痕),其中已经在一个先前的成型步骤中设置有表面结构的箔片受另一个后续成形的处理步骤影响,尤其是一个成型的深拉,其中该箔片获得其部件形式。
该先前的成型步骤(其中该箔片设置有一个表面结构)通常由冲压方法构成。在此情况下,人们当然了解包括深拉在内的一系列作为后续的成型的处理步骤的变形方法,例如热成型、压力层压、后注塑(Hinterspritzen)、阴模热成型(IMG in-mould graining),在该箔片被压向模具并且获得其部件形式。
带有一个三维构造化的冲压的表面(即大致由塑料构成的有花纹的、有图案的或精密结构化的模制表皮)的热塑性箔片作为物体的表面广为人知并且例如被用于车辆的内衬板,在此经常作为相对柔软的下起泡的箔片,即所谓的泡沫箔片,以舒适的触感大致用于仪表板或车门的内壳等的衬板。这些箔片以相应的强度和样式的匹配自然也被用于其他优质的涂覆产品。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产生这些模制表皮的不同的方法,例如用于产生“环形的”箔片轨道的辊轧方法或也用于产生单独的工装模制表皮的方法。然而,在此还要提及如下的辊轧方法,其中一个热塑性箔片借助于一个压花辊而设置有表面结构。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在以下变形方法方面的问题:在将一个箔片铺设到一个三维的部件上时,即大致在一个拉伸过程中,其中一个设置有统一的印花表面的箔片被拉入一个模具(深拉)或通过一个固定的载体或基体张紧,这当然会使箔片发生巨大的变形。在此,通过单独的表面区域之间的变化的距离能够产生扭曲,这种扭曲作为不规则性会立刻引起观察者的注意。由于在汽车内部空间区域内可以观察到改善观感质量的强大趋势,这些不规则性越来越不为人们所接受。
即,必要的是提前就已经知道是否能够出现这些不规则性,由此然后以此方式使该制造过程和设计能够与压印和变形相匹配,使得通过单独的表面区域之间变化的距离尽可能不产生扭曲。
为此,通常产生箔片涂覆部件的实体的原型,这些原型然后经常与该汽车制造商一起被进行评估并且在出现故障时总是再一次用经改变的参数作为单独零件并且经常以手工操作而高耗费地进行生产并且再次受到检查。当然,这种对最终完成的实施方式的探索是十分高耗费并且昂贵的。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自动化和计算机辅助的发展,人们也在制造领域并且在此也在原型制造中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模型计算或模拟的范围内实现这些原型部件在显示屏上的可视化。
目前的现有技术在此类互动式汽车内部空间表面的可视化领域内实现例如材料/材料表面的照明模拟。能够确定和示出颜色以及光泽特性。这种虚拟的材料特性作为理论模型的参数或通过明确的测量来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内克-凯利科股份公司,未经贝内克-凯利科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7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