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锯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6859.4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G·哈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喜利得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51/16 | 分类号: | B23D5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常殿国;赵飞 |
地址: | 列支敦*** | 国省代码: | 列支敦士登;L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特别是矿物或金属材料的往复锯()。该往复锯包括驱动器以及具有第一往复杆端部、第二往复杆端部和驱动点的往复杆。
背景技术
前述类型的往复锯基本是已知的,并且主要设置在用于卫生技术、 暖气技术和气候技术、木匠和建筑木工应用的机械装置中。往复锯也 称为往复式锯、升降锯或老虎锯。这种锯最通常的应用是拆卸旧结构 件以及分离管子、导管或类似物。对于分离金属管来说有特定的引导 装置,其使得直线的切割变得容易。根据锯片的选择和特性可以加工 不同材料。锯片选择用于金属、木头、塑料、毛坯切料,并且具有钻 石区段的锯片能够自行分割陶瓷。此外,也存在具有装载HM切割的 特殊锯片。通常通过电动机进行驱动,该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偏 心轮。在该偏心轮上运行有连杆,该连杆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 锯片的直线移动。这种往复锯以及相应的驱动例如在德国公开文献10 2010038343中公开。
此外,由美国专利8230608的现有技术已知另一种公知的往复锯 实施方式。由该文献的公开内容特别是得知一种往复锯的驱动器,其 中电动机的驱动轴包括主动轮。该主动轮又与齿轮相连并且由该齿轮 驱动。齿轮再次驱动传动轴,在该传动轴上设有摆动轮盘式装置。该 摆动轮盘式装置如此地设置在传动轴上,使得该摆动轮盘式装置能够 与传动轴的旋转位置相对应地往返运动(即在美国专利8230608的附 图1、2、3的右侧和左侧端部位置之间)。借助转动连接将摆动轮盘 式装置的往返运动传递到活塞上,由此该活塞同样进行往返运动。通 过活塞的往返运动最后也因此使得设置在活塞前端的锯片进行往返 运动。
这些现有技术的往复锯以及特别是他们的驱动器的缺陷在于复 杂且高成本的构造。此外这种往复锯没有针对侵入的灰尘提供充分的 保护,这些灰尘特别在矿物材料的加工过程中产生。这些灰尘通过外 壳的各种开口侵入往复锯的内部并且沉积在滑动轴承和其他关键部 件(例如摆动轮盘式装置)上。通过灰尘沉积最后会部分地对轴承、 密封部和其他关键部件的功能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可能造成往复锯的 功率降低或者甚至完全故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改善的往复锯,通过该往复锯 克服了上述问题并且特别是克服了灰尘沉积的不利影响。
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独立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其他有利设计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因此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特别是矿物或金属材料的往复锯。 该往复锯包括驱动器和具有第一往复杆端部、第二往复杆端部和驱动 点的往复杆。
根据本发明设置了具有铰接点(接合点,Drehgelenkpunkt)和连 接点的第一铰接杆以及具有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的第二铰接杆, 其中第一铰接杆的铰接点与往复杆的驱动点能够旋转地连接,并且第 一铰接杆的连接点借助连接装置能够与驱动器不旋转地(抗扭转地, drehfest)连接,并且其中驱动器能够至少部分地定位在驱动器外壳中。
根据另一有利的设计形式,连接装置可以包括具有第一连杆端部 和第二连杆端部的第一连杆以及具有第一杠杆臂端部和第二杠杆臂 端部的杠杆臂,其中第二连杆端部与第一杠杆臂端部能够旋转地连接, 由此能够有效且特别节省空间地传递在驱动器中生成的扭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形式,连接装置能够以连杆引导构 件的形式实现,通过该连杆引导构件能够将驱动器中生成的扭矩至少 传递到第一铰接杆的连接点上。通过连杆引导构件能够进一步有效且 特别节省空间地传递在驱动器中生成的扭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形式可以设置成,沿着纵轴在第一 铰接杆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杆的第二铰接点之间的间距能够以 可变的方式调节。由此产生第一种调节可能性,从而能够影响往复杆 以及因此还有锯片的往复摆动运动(Pendelhubbewegung),该运动通过 连杆引导构件的驱动而形成。
此外可能的是,沿着纵轴在往复杆的驱动点和第二铰接杆的第一 铰接点之间的间距能够以可变的方式调节。由此产生另一种调节可能 性,从而能够影响往复杆以及因此还有锯片的往复摆动运动,该运动 通过连杆引导构件的驱动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喜利得股份公司,未经喜利得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6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