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杆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6515.3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3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信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KYB-Y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7/00 | 分类号: | F16J7/00;B23K20/12;B23P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杆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杆主体及杆头部是通过对由连续铸造制造出来的钢铁材料进行加工而制造的。在由连续铸造制造的钢铁材料的中心部存在由于中心偏析导致的杂质。因此,若杆主体和杆头部通过摩擦压接进行接合,则有可能在中心偏析部分产生滞后断裂(日文:遅れ破壊)。
在JP2011-56531A中公开了下述活塞杆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从端面挖出杆主体及杆头部的轴心部,将由于中心偏析导致的杂质去除;利用摩擦压接将杆主体和杆头部彼此的端面接合。
采用JP2011-56531A中公开的活塞杆的制造方法,在将存在于轴心部的杂质去除之后,通过摩擦压接将彼此的端面接合而一体化,因此能够制造出接合面不存在杂质的活塞杆。因此,采用在JP2011-56531A中公开的活塞杆的制造方法,能够提高杆主体和杆头部之间的接合强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JP2011-56531A中公开的活塞杆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在摩擦压接前挖通杆主体及杆头部的端面,因此,由于摩擦压接而在接合面的内周侧产生突起(日文:ビード)。由于在摩擦压接后无法将形成于内周侧的突起去除,因此在突起根部处产生应力集中,接合体可能自接合面开始破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接合体的耐久性的下降。
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将实心的杆主体和实心的杆头部接合来制造活塞杆的活塞杆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具有:通过摩擦压接将所述杆主体和所述杆头部彼此的端面接合的第一工序;以自所述杆头部侧起贯通所述杆主体和所述杆头部之间的接合面的方式对轴心部实施开孔加工的第二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活塞杆的制造工序前的杆主体及杆头部的俯视图,以局部剖视图示出。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塞杆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的图,以局部剖视图示出。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塞杆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图,以局部剖视图示出。
图4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塞杆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活塞杆的图,示出没有切去活塞杆外周的毛边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活塞杆的制造方法,是通过摩擦压接将杆主体2和杆头部3接合而制造活塞杆1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塞杆1自由进退地插入至用作致动器(未图示)的液压缸的缸主体。
杆主体2及杆头部3是通过对由连续铸造制造的实心的碳钢进行加工而制造出的。作为碳钢,例如使用碳含量0.45%的钢。
参照图1,说明杆主体2及杆头部3。图1是表示活塞杆1的制造工序前(摩擦压接前)的杆主体2及杆头部3的俯视图。
杆主体2具有:小径部2a,其与在缸主体内滑动的活塞(未图示)连接;大径部2b,其为实心且直径比小径部2a的直径大。在杆主体2的大径部2b形成有平面状的端面2c。
杆头部3具有:套环3a,其为环状且与载荷连接;躯干部3b,其为实心且直径与杆主体2的大径部2b相同。在躯干部3b形成有平面状的端面3c。
活塞杆1是通过利用摩擦压接将杆主体2的实心的大径部2b的端面2c和杆头部3的实心的躯干部3b的端面3c接合起来一体化而制造的。
杆主体2及杆头部3是通过对由连续铸造制造的实心的钢铁材料进行加工而制造出的。对于钢水中的杂质而言,与形成为固体相比,其倾向于保留液体形态,因此,在连续铸造中,杂质易集聚在最后凝固的轴心部。由此,在由连续铸造制造的钢铁材料的轴心部存在由于中心偏析导致的杂质。因此,在杆主体2的轴心部及杆头部3的躯干部3b的轴心部存在由于中心偏析导致的杂质。在图1~图3中,利用虚线示意性地表示杂质10。
接着,参照图2及图3,对活塞杆1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一工序中,利用摩擦压接将杆主体2和杆头部3彼此的端面2c、3c接合。下面,具体地说明作为第一工序的摩擦压接的步骤。
(1)如图1所示,杆主体2和杆头部3以彼此的端面2c、3c相对的方式同轴地配置。
(2)然后,如图2所示,在使杆头部3绕轴中心旋转的状态下,使杆主体2朝向杆头部3移动并将杆主体2的端面2c按压于杆头部3的端面3c上,在接合面11处产生摩擦热。利用摩擦热使接合面11附近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YB-YS株式会社,未经KYB-Y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6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表肿瘤手术切除定位带
- 下一篇:CT介入治疗定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