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置有光产生源的键盘背后照明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43264.3 申请日: 2014-06-11
公开(公告)号: CN105683872B 公开(公告)日: 2020-05-12
发明(设计)人: 科迪·彼得森;安迪·胡斯卡;凯西·克里斯蒂;克林特·亚当斯 申请(专利权)人: 罗茵尼公司
主分类号: G06F3/02 分类号: G06F3/02;F21V8/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代理人: 高伟;王睿
地址: 美国爱***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安置 有光 生源 键盘 背后 照明
【说明书】:

技术和设备提供键盘或小键盘的键的背后照明。

优先权要求和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美国法典第35卷119节第e款第1条要求下面的美国临时申请的利益:2013年6月12日提交的61/834,406;2013年6月12日提交的61/834,418;2013年6月13日提交的61/834,669;2013年6月14日提交的61/835,504;2013年6月17日提交的61/836,086;2013年6月18日提交的61/836,632;2013年6月19日提交的61/837,132;2013年10月23日提交的61/894,824;2013年11月13日提交的61/903,396;以及2013年11月26日提交的61/909,290,这些申请特此通过引用被全部并入。

背景技术

由于桌上型计算机的便携性、连接性、灵活性和能力等等,很多人频繁地且实际上每天使用膝上型计算机。一般膝上型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例如智能电话)的键盘是薄的、重量轻的和紧凑的。

不幸的是,键盘的常规背后照明增加了总体键盘组件的复杂性,例如额外的厚度。

图1示出膝上型计算机或其它移动计算设备的一般键盘组件100的分解图。这样的组件也被称为键盘叠层。这个组件100的主要部件被示出而没有很多细节。图1的主要目的是显示在膝上型计算机或移动设备的一般键盘组件100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

参考图1和2,键盘组件100包括下面的主要部件层(从顶到底):键层102、键盘机械层104、传感器层106、背板层108和光板层110。

键层102包括例如在一个或多个在键顶210周围的顶部座圈。在键层102之下的是键盘机械层104。一般,这个层104包括键压功能部件,例如耐受和返回结构220以及水准测量结构230。耐受和返回结构220的部件常常包括可折叠弹性体柱塞(即“橡胶圆顶”)。类似地,水准测量结构230常常包括剪刀形机构232、234等。下面关于图2更多地讨论键盘机械结构。

在键盘机械层104之下的是传感器层106。传感器层106的目的是检测一个或多个键200的键压。为了那个目的,它具有电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传感器260)以感测通过用户的键200的向下按压。最常见类型的传感器260利用在每个键之下的导电或接触开关。也可使用其它感测技术(例如电容和电阻)。传感器层106也常常被称为“键开关”层或“传感器膜”层。

常规键盘组件100一般利用至少三个基底的传感器膜层106和一个或多个基于导电的开关260来检测键下陷。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每个具有接触开关电路。第一和第二基底由布置在其间的第三非导电基底分离。在这两个导电基底之间的非导电基底具有穿过其的允许每个导电基底的键下接触以在键压时蹦在一起的孔。这个动作使开关260闭合并指示键压。

与键盘组件100相关的控制器(未示出)检测到特定的键200被按压并将那个信息发送到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设备。当然,其它键盘组件100可使用不同的键压检测技术,例如电容和电阻。

键盘机械结构230附接到背板层108的刚性背板240。一般,这样的背板(即“背衬”)由坚固的材料如钢、铝或其它金属制成。在背板层108之下的是光板层110。

光板层110的光板270(即光导板或光导)可使用常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光体。一般,在键盘组件100的外边缘上并远离键200本身安装LED。来自LED的光经由光导板270被引导到键盘100的内部。在键之下的扩散器(例如刻蚀点或模式)捕捉光并在每个键之下扩散它。因此,在具有弱光或没有光的区域中,在键盘100的键200上的图标符号可通过从光导板270发射的光被看到,从而便于操作。

通常,常规光板层110具有到键盘100的一个或多个边缘的光产生部件(例如LED),使得它不在任何实际键200之下。那个光产生部件是厚的,因为它通常包括柔性印刷电路(FPC),其包含常规LE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茵尼公司,未经罗茵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3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