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和冲击吸收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2792.7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1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锅岛洋一;佐藤雅敏;高桥佳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29C39/10 | 分类号: | B29C39/10;B29C33/16;B60R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成型 构件 制造 方法 冲击 吸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和冲击吸收构件。
背景技术
由诸如硬质聚氨酯泡沫等的发泡成型构件形成的冲击吸收构件被安装于机动车车门以便在发生侧面碰撞情况下吸收冲击能量。
已提出了通过在发泡成型构件的冲击接受面处设置比发泡成型构件的刚性高的刚性构件来改善冲击吸收性能的结构。例如,冲击吸收构件存在以下结构:发泡成型构件贴附于诸如铁板等的刚性构件的一个面的结构。
日本特开2011-121485号公报记载了发泡成型构件形成于具有如下结构的铁板的两个面的构造:其中铁板设置有贯通孔,发泡成型树脂流过该贯通孔。
然而,在发泡成型构件的成型期间,担心铁板因发泡剂的发泡压力而上升,并且担心在模具内的发泡成型构件与铁板之间产生位置移位。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刚性板因发泡压力而导致的位置移位以及在刚性板的两个面以良好的精度成型发泡成型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其中将刚性板和发泡成型的第一成型体配置在成型模具内,并将所述刚性板压抵固定于所述第一成型体;以及第二步骤,其中将发泡剂注入所述成型模具内,并以包围所述刚性板的至少一部分且与所述第一成型体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发泡成型第二成型体。
在该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将发泡成型的第一成型体和刚性板配置于成型模具,并将发泡剂注入以发泡成型第二成型体,从而使得不需要将第一成型体和第二成型体贴附于刚性板的步骤。此外,由于刚性板压抵固定于第一成型体,因此刚性板不会因发泡压力而上升,在配置期间第一成型体支撑刚性板,从而能够抑制第一成型体、刚性板和第二成型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移位。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当将构成所述成型模具的上模具合模以形成腔时,所述刚性板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具的限制用凸部压抵于构成所述成型模具的下模具。
在该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当将发泡剂注入模具并且发泡成型第二成型体时,刚性板被设置于上模具的限制用凸部压抵于下模具,从而能够抑制刚性板因发泡压力而上升。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第一成型体形成有支撑所述刚性板的支撑用凸部。
在该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于第一成型体的支撑用凸部支撑刚性板,从而能够抑制刚性板与第一成型体之间的位置移位。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在俯视图中所述支撑用凸部位于与所述限制用凸部相对的位置。
在该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支撑用凸部和限制用凸部从两侧支撑刚性板,从而能够使刚性板稳定地固定。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凹部设置在与所述刚性板接触的所述第一成型体,在将发泡剂注入所述成型模具的步骤中,所述发泡剂绕过所述刚性板而流入所述凹部。
在该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当将发泡剂注入模具并且发泡成型第二成型体时,液态的发泡剂绕过刚性板而流入设置于第一成型体的凹部,从而能够抑制发泡剂溢流到第一成型体的外周面并在模具与第一成型体之间发泡。
在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磁体设置于所述成型模具以用于吸附所述刚性板的暴露部。
在该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中,例如,使用布置于模具的磁体吸附来定位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刚性板,能够改善刚性板的定位精度。
根据第七方面的冲击吸收构件,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成型构件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
该冲击吸收构件能够通过第一成型体和第二成型体以两阶段的方式吸收冲击力。在成型体中的一个成型体吸收冲击并溃缩之后,冲击通过刚性板传递到另一成型体,能够使另一成型体在维持恒定姿势的情况下吸收冲击。抑制了刚性板在此时上升,从而能够改善位置精度。
发明的效果
归因于以上构造,本发明能够抑制刚性板因发泡压力而导致的位置移位,还能够在刚性板的两个面以良好的精度成型发泡成型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型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发泡成型构件在从线II-II看时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发泡成型构件的第二部分在从图2中的线III-III看时的截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发泡成型构件的第一部分在沿着刚性构件的接合方向看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27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