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锁呈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2132.9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8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W·霍尔贝因;J·克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03 | 分类号: | B60R22/0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张立国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呈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锁呈送器。
背景技术
安全带锁呈送器用于通过使安全带锁运动到舒适位置来使得为车辆乘员系上或解开安全带更舒适,所述舒适位置能由车辆乘员容易达到。在插舌插入之后,安全带锁从舒适位置又下降到原始位置,该安全带锁在行驶期间保持在该原始位置中。在解开之前,安全带锁可以重新升高到舒适位置。
由DE 10 2004 017 457 A1例如已知一种具有丝杆驱动装置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中,电动机使丝杆转动,由此经由钢绳与安全带锁耦联的丝杆螺母在丝杆上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具有特别舒适的结构方式的安全带锁呈送器。
按照本发明,为此规定一种安全带锁呈送器,该安全带锁呈送器包括安全带锁、静止的要与车辆固定地装配的基体和在基体上可移动地支承的通过马达运行的滑座,安全带锁耦联在该滑座上,其中,滑座至少局部地包围基体,驱动马达设置在基体上并且在滑座内部,并且基体载有被驱动的至少一个齿轮,该齿轮在滑座上滚动。因此在按照本发明的安全带锁呈送器中基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滑座的内部中,由此可以放弃附加的壳体并且因而实现紧凑的结构方式。
优选地,基体载有被驱动的至少一个齿轮,该齿轮在滑座上滚动。按这种方式得到一种简单并且可靠的驱动装置。
特别是,为所述至少一个齿轮设有驱动马达,该驱动马达同样设置在基体上。由此,人们获得一种紧凑的此外通过滑座得到保护地安置在车辆中的驱动装置。
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被驱动的所述至少一个齿轮是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一部分。由于直线导向和多重的同时的齿啮合,该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突出之处在于很高的可承载能力。
一种特别稳定并且可承载的设计方案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基体优选载有两个被驱动的齿轮。这两个齿轮可以特别是被一个共同的设置在这些齿轮之间的蜗轮驱动。
一种简单的结构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即,按照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滑座具有用于所述至少一个齿轮滚动的压制出的齿条结构。
优选,在滑座的彼此对置的内侧上压制出齿条,特别是基体便载有两个齿轮,这两个齿轮中的每个齿轮与一个齿条啮合。
当滑座构造成C形轨道时,实现一种特别简单的设计方案。该C形轨道可以例如通过在开口侧上的横向支撑件还被附加地加强。由此,C形轨道是局部封闭的。
特别是,设置在基体上的至少一个齿轮被C形轨道包围并且因而得到保护地安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改进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齿轮具有自由伸出的轴端,该轴端在C形轨道的自由边缘上沿着所述自由边缘滑动。
特别是,C形轨道的自由边缘具有凸起,该凸起用作用于轴端的止挡并且因而用于限制在基体和滑座之间的相对运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由依据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下述说明得出。在附图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部分剖开的安全带锁呈送器的视图;
图2示出在图1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中使用的基体连同安全带锁的视图;
图3示出图2中的基体和安全带锁的透视图,其中,为了更加清晰而省去了一些部件;和
图4示出图1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的透视图,但没有盖。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个安全带锁呈送器10,该安全带锁呈送器包括一个静止的基体12,该基体能经由一个开口14与车辆固定地装配。此外设有一个滑座16,在该滑座上耦联有一个(在这里没有示出周围的壳体的)安全带锁18并且该安全带锁在这里通过一个板条20刚性地或柔性地与滑座16相连接。
滑座16构造成C形轨道并且可移动地支承在基体12上。按这种方式,安全带锁18能在舒适位置和原始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舒适位置中座椅安全带的插舌能简单地插入安全带锁18中或从该安全带锁中松脱,安全带锁18在车辆行驶运行期间保持在所述原始位置中。安全带锁18的运动是可逆的并且可以在车辆乘员每次上车或下车时发生。
如由图1可见,滑座16至少局部包围基体12,这就是说,基体12在图1所示的原始位置中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滑座16的内部中。
在例如构造成金属冲压件的基体12上设有一个用于安全带锁呈送器10的电驱动装置22(见图2),该电驱动装置通过在基体12上的盖24(见图1)得到保护以防污染。在此,盖24可以构造成单件式或多件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2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