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饭煲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1763.9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2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东植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毛广杰 |
地址: | 韩国釜山市莲堤区瓜亭路343番路***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饭煲,具体地,内锅用水晶构成,通过由水晶放射出的远红外线辐射的共鸣、共振作用,烹调物从里面开始熟起来,组织感增加而味道佳,且发挥抗菌、防虫作用而使食物长时间保鲜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一般使用的电饭煲用锅等一般家庭或店里用的锅是加热板被涂覆陶瓷,热量主要通过传导现象传递,加热板和锅完全不接触,因此传热速度慢,远红外线辐射效果低下。
图1是传统电饭锅的部分纵剖视图,图2是图1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如图所示,传统的电饭锅是,主体1内部结合有锅壳2,锅壳2内部下侧固定有加热板3,在其上面可装卸地结合有锅4。所述加热板3以母材3a上形成陶瓷涂层3b的结构形成。
如上所述,传统的电饭锅是在加热板3表面涂覆陶瓷,只能通过导热给锅4内部产生远红外线辐射效果而效率低,而且以加热板3为热源,因此通过辐射和对流完全起不到效果。从结构上,加热板3和锅4完全不接触,因此造成导热速度慢、未接触部分完全不发生传导现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饭煲,内锅用水晶构成,通过由水晶放射出的远红外线辐射的共鸣、共振作用,使烹调物从里面开始熟起来,组织感增加而味道佳,且发挥抗菌、防虫作用,使食物长时间保鲜。
尤其提供一种内锅用具有远红外线辐射作用的材料构成,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方法均匀地传递于烹调物,进而达到除臭、净化效果的新型电饭煲。
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饭煲,包括:具有内部空间,且内部装配加热装置的主体;位于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且被所述加热装置加热而放射远红外线的内锅;与所述主体上侧铰接而开闭所述主体的盖子。
本发明的电饭煲的所述内锅材质为水晶。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饭煲,其有益效果在于,内锅用水晶构成,通过由水晶放射出的远红外线辐射的共鸣、共振作用,使烹调物从里面开始熟起来,组织感增加而味道佳,且发挥抗菌、防虫作用,使食物长时间保鲜;
内锅用具有远红外线辐射作用的材料构成,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方法均匀地传递于烹调物,进而达到除臭、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说明传统技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饭煲的透视图;
图4是显示构成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饭煲内锅的水晶的照片。
符号说明
10:电饭煲;20:主体;
22:内部空间;30:内锅;
40: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3和4详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根据图3和图4,对于发挥同一功能的构件使用同一个参照编号。另外,在附图中的图示和详细说明上,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没有直接关联的要素是,省略了对该要素的具体技术结构和作用的具体说明和图示,仅对涉及本发明的技术结构简单地进行了图示或说明。
根据图3和图4,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饭煲10包括:具有内部空间22,主体20,所述主体内部装配加热装置;位于主体20内部空间22而被加热装置加热,内锅30,所述内锅进而放射远红外线;与主体20上侧铰接而使主体20开闭的盖子40。
主体20具有内部空间22,内部空间22的下侧内部装配有加热装置(无图示),外部一侧形成操作按钮,外部后面连接有可供电的电源部。此时,加热装置、操作按钮和电源部的组成与普通电饭煲的内部结构相同,效果也一样,故不再详述。
内锅30位于主体20内部空间22,被由主体20内部安装的加热装置传导过来的热量加热,进一步烹调内部收容的内容物,被加热装置加热以后会放射出远红外线而烹调内容物。
所述内锅30的材料用水晶构成,被由主体20内部装配的加热装置传递的热量加热而给收容于内部的内容物放射远红外线。
如上所述,将内锅30用水晶构成而通过由水晶放射出的远红外线辐射的共鸣、共振作用,烹调物从里面开始熟起来,组织感增加而味道佳,且发挥抗菌、防虫作用,使食物长时间保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东植,未经曹东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1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车内噪声分级检测和提示装置
- 下一篇:用于振动筛的振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