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枢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1524.3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2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J·塞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24 | 分类号: | B62K25/24;F16C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闫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轴承 枢转轴线 轴承部 枢转 摩托车前轮 彼此连接 悬挂系统 相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是用于摩托车前轮悬挂系统的枢轴承(34),该枢轴承包括第一轴承部(36),其允许构件围绕第一枢转轴线(M1)枢转。该枢轴承(34)包括第二轴承部(38),其允许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M2)枢转;在此,两个枢转轴线(M1、M2)相交。两个轴承部(36、38)彼此连接并且构成一个结构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是用于摩托车前轮悬挂系统的枢轴承(Schwenklager)。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枢轴承的摩托车前轮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术语“Duolever”公开了一种用于BMW摩托车的前轮悬挂系统,其包括两个上下叠置的、分别可枢转地支承在框架或发动机壳体上的纵向转向杆。这些纵向转向杆的前端部分别通过一个球窝关节与叉状轮架连接,与分别具有两个滑动管和立管的传统结构方式不同,该轮架构造成一体的。减振和缓冲通过弹簧腿实现,该弹簧腿铰接在两个纵向转向杆的下纵向转向杆上并且支撑在框架上。通过该转向杆控制的转向运动经由支承在转向头和轮架上的梯形剪式铰链传递到轮架上。
已经认识到,球窝关节为了从静摩擦过渡到滑动摩擦而必须克服起动力矩。在之前描述的“Duolever”前轮悬挂系统中,这涉及轮架的弹动和从静止位置的转向。
作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WO 2007/131590 A1中提出:纵向转向杆的前端部不通过球轴承、而是通过滚动轴承形式的枢轴承与轮架连接,该枢轴承的枢转轴线横向于摩托车的纵向方向延伸。该枢轴承允许轮架相对于摩托车框架的弹动运动。对于轮架的可转向性所需的另一回转自由度通过一个管实现,该管在两个横向连接元件(叉桥)之间延伸,所述横向连接元件连接轮架的叉臂。管的端部分别通过一个枢轴承与横向连接元件连接。这两个转向轴承也由滚动轴承构成,从而在轮架转向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起动力矩。
然而,根据WO 2007/131590 A1的、用于形成对于轮架的减振和可转向性所需的自由度的多个标准滚动轴承的组合需要较大安装空间。其它缺点还在于重量大及安装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并实现一种紧凑的、可简单安装的、具有多个自由度的支承装置。
该任务通过如下一种枢轴承来解决,即,该枢轴承包括:第一轴承部,其允许构件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第二轴承部,其允许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在此,两个枢转轴线相交,两个轴承部彼此连接并且构成一个结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轴承部具有轴承壳体,在该轴承壳体中可旋转地支承有销,并且所述第二轴承部具有外侧轴承套,在该外侧轴承套中可旋转地支承有夹紧套筒,其中,所述轴承套构造在所述销中或由所述销本身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销的远离所述夹紧套筒的区段是中空的,并且该区段的自由边缘向外卷曲,在所述销的卷曲的自由边缘上支撑有轴承环,该轴承环包围所述销的远离所述夹紧套筒的区段。
该任务还通过如下一种枢轴承来解决,即,该枢轴承包括:第一轴承部,其允许构件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第二轴承部,其允许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在此,两个枢转轴线相交,两个轴承部彼此连接并且构成一个结构单元,所述第一轴承部具有轴承壳体,在该轴承壳体中可旋转地支承有销,所述第二轴承部具有外侧轴承套,在该外侧轴承套中可旋转地支承有夹紧套筒,所述轴承套构造在所述销中或由所述销本身构成,所述销具有空腔,所述夹紧套筒插入该空腔中,其中,在空腔壁和所述夹紧套筒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轴承部的第二滚动体,所述第二滚动体靠置在至少一个内环上,该内环不可相对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夹紧套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套筒的至少一个自由边缘向外卷曲,并且在所述夹紧套筒的一个或两个卷曲的自由边缘上分别支撑有一个内环。
根据本发明的、尤其是用于摩托车前轮悬挂系统的枢轴承包括第一轴承部,其允许构件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该枢轴承还包括第二轴承部,其允许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在此两个枢转轴线相交。两个轴承部彼此连接并且构成一个结构单元。
本发明基于下述认识:枢转轴线相交的组合式枢轴承能实现在轮架减振和转向时所需的所有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1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污泥中提取土著微生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均压成型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