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480041222.6 | 申请日: | 2014-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3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笃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1/02 | 分类号: | H02K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何月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电机作为各种各样的装置和产品的驱动源。另外,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抑制这些电机产生的电噪声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作为用于抑制电噪声的对策,在电机内部安装电容器、线圈、变阻器等电噪声抑制元件。
例如,已提出有在外壳内具备用于抑制直流电机中的电刷与换向器间产生的电磁噪声的电路的直流电机(参照专利文献1)。该直流电机在电刷支架内收容有防止噪音元件、例如扼流圈。此外,扼流圈被以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电机的旋转轴的方式配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65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线圈的电感越大,扼流圈的电噪声抑制效果就越高。另外,铁芯和线圈的外径越大、线圈的匝数越多、铁芯材料的透磁率越高,电感就越大。例如,在维持电机自身性能的前提下若为提高电感而增多线圈的绕线,则线圈的全长会变长。因此,收容扼流圈的收容部将变大。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空间地实现电噪声抑制效果高的电机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一个方案的电机包括:被安装在收容转子的筒型的转子外壳的开口部,并设有对转子供电的供电路径的端盖;被连接在供电路径的中途的防止噪音元件。从转子外壳的径向外侧、且与轴向正交的方向来看时,防止噪音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与转子外壳重叠,并且被以长度方向沿着与电机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方案,从电机的轴向来看,防止噪音元件不是被配置在筒型的转子外壳的内侧区域,而是被配置在转子外壳的外侧位置。因此,关于防止噪音元件的形状和大小,设计自由度增加,能既实现电机整体的小型化,又选择电噪声抑制效果高的防止噪音元件。
此外,即使不增长电机的全长也能增长防止噪音元件的全长,能得到更高的噪声抑制效果。
端盖可以包括:与转子外壳的开口部的形状相应的盖部;被设置在从盖部的外缘部朝径向突出的位置、用于连接从外部供给电流的供电端子的连接器部。防止噪音元件可以被配置在盖部与连接器部之间。
转子外壳可以是磁性体。由此,转子外壳成为磁封,能抑制磁体的影响导致的防止噪音元件的磁饱和。
可以还包括:被用于旋转检测器的第1电路基板,该旋转检测器用于检测转子的旋转;独立于第1电路基板的、被用于防止噪音元件的第2电路基板。第1电路基板被配置在盖部的中心附近;第2电路基板被配置在连接器部附近。由此,能使旋转检测器和防止噪音元件相远离地配置,能抑制串扰导致的电噪声的传输。这里,作为防止噪音元件,例如可以举出扼流圈。另外,作为旋转检测器,例如可以举出霍尔元件。
另外,将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表现形式在方法、装置、系统等间变换后的实施方式,作为本发明的方案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既实现电机的小型化,又谋求噪声的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单侧剖视图。
图2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供电路径的一例的电路图,图2的(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供电路径的另一例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机的概略情况的示意图。
图4的(a)、图4的(b)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机所具备的端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以下所述的构成只是例示,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某种限定。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单侧剖视图。图1所示的电机10主要包括转子外壳12、转子14、端盖16。转子外壳12在一端形成有开口部12a,在另一端设有闭塞的底部12b。底部12b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内收容有轴承17。此外,在转子外壳12的内壁配置有圆弧状的磁体18。
转子14包括轴20、铁芯22、绕线24、换向器(整流子)26。轴20是介由轴承17及轴承28支承转子14的旋转轴。此外,轴20也作为输出轴发挥功能。轴承28被收容在端板30的中央部所形成的凹部中。铁芯22是层叠多个钢板而成的,在其中心以贯通的状态固定轴20。绕线24被卷绕于铁芯22的槽22a,随着流过电流而产生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渊马达株式会社,未经马渊马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1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